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案例:知道“为什么”比“如何做”更重要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6    

近日,为宁夏周总的企业做现场咨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员工很优秀,他们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同时,更让我坚信:知道“为什么”比“如何做”更重要。
  孔小姐是周总公司一名优秀的业务员,当我问她在能力和态度上给自己打多少分时,她的回答让我惊讶:“能力我可以给自己打8分,态度最多只有6分,而且两者都呈下降趋势。”她一口气列举了影响她态度的7个问题。
  在这次咨询活动中,我担心的不是孔小姐现在有多少分,而是她的直言告白“呈下降趋势”令人堪忧。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却忽视了“为什么做”,这恰恰是激励员工的关键,也是员工不断成长的真正动机。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呼叫中心的员工给校友们打电话进行募捐。这些员工被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让员工了解从事这份工作的好处(比如沟通能力和销售技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第二组,让员工分享之前接受捐助学生们的经历,分享这些捐赠对受捐学生的价值;第三组,让员工知道如何打电话,然后请求校友捐款。
  一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在实验开始后从毕业生那里募捐到的金额与从前几乎一样;但是第二组的人员,也就是让员工分享之前接受捐助学生们的经历,分享这些捐赠对受捐学生的价值的一组,他们募捐到的金额比从前高一倍以上。
  看来理解了工作的重要性,即了解“为什么”,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去获取更好的结果。拿业务员来说,一般的业务员只会讲述,优秀的业务员会作解释,伟大的业务员却会进行证明。那些知道“如何做”的人通常会有一份工作,而那些知道“为什么做”的人通常会从优秀走向卓越。
  房地产商潘石屹在《我用一生去寻找》中写道:“知道工作,还要知道为什么工作”。在他们公司的《SOHO小报》上曾刊登过一篇韩国设计师写的文章,叫《你知道为什么写诗吗》。其中,韩国设计师写到两个诗人的对话,一个诗人说:“我知道如何做诗。”而另一个说:“你会做诗,但我知道为什么做诗。”这篇文章引发了潘石屹很多思考,并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
  你会盖房子,我知道为什么盖房子;你会写文章,我知道为什么写文章;你会吃饭,我知道为什么吃饭;你知道活着,我知道为什么活着:“你知道”的更多的是技术、科学、工艺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我知道”的是在哲学、宗教层面才能回答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追寻“意义”。
  潘石屹深有感慨地说:“我们需要时而从生活中抬起头来,问问为什么,这样生活才不会失去方向,才不会与伟大的精神领域越来越远。问过了,得到解答以后了呢?我看还是得继续埋头苦干,进入到工作的乐趣中去。”
  同样,周总公司的员工也是好样的。他们不仅坦承自己的问题,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希望知道如何工作,更想知道为什么工作。作为老板必须关注那些经常询问“为什么”的员工,了解他们对工作的兴趣和好奇,因为这些最终都会转换成生产力。向周总学习,多鼓励员工提建议,并且对这些想法和建议予以充分的考虑和落实。
  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孔小姐不经意中给出了答案:“老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企业的愿景传递给员工,让员工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样工作才更有激情,会越来越有信心。”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