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劳动经济法小节知识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5 大 中 小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㈠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供给无弹性 Es=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 Es=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 Es>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供给缺乏弹性 Es<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㈡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男性成年人是稳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家庭经济内部的分工中处于最优先就业的位置。
㈢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无论是否处于就业或非就业状态,总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二、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真实、具体、有效的社会消费需求→社会生产→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单位从事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并完成销售→得到利润↑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需求无弹性:Ed=0
需求无限弹性:Ed→∞
单位需求弹性:Ed=1
需求富有弹性:Ed>1
需求缺乏弹性:Ed<1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