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考试教材第三章职务分析第二节难点解析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5 大 中 小
本节主要内容:
职务分析方法就是收集与职务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面谈法、观察法和结构问卷调查法。本节即是对这三种方法的简要介绍。
观察法是借用肉眼、仪器来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具体又有流程图法、运动研究法、工作样本分析法,及观察者参与工作活动中去的参与性观察和不参与其中的非参与性观察法;观察法适用于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职务,因而它适用于以体力为主的工作活动。
面谈法是由职务分析人员通过与有关人员或小组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获取与职务有关信息的一种方法,它经历准备、开局、过程控制和结束等四个阶段。
问卷调查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工作活动的任务和职责。调查问卷中通常即有结构性问卷也有非结构性问卷;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快,由于有结构性问句,因而便于统计分析,但由于问卷调查法属“背靠背”的一种方法,因而不易了解接受问卷调查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来源:考试大
本节还补充性地介绍了关键事件记录法和实验法。关键事件记录法是通过管理人员、员工或熟悉其他工作的员工记录工作行为中的关键事件(指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总结出工作中的关键特征和行为要求;关键事件记录法中要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员工特别有效或多余的行为、关键行为的后果、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实验法是主动控制一些变量,来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来收集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通常采用现场实验。
重点概念早知道:
结构性问卷:结构性问卷由结构性问句组成。工作分析中的结构性问句是指事先对某工作任务与职责作大量描述,被调查者只需直接判断或选择哪些是符合工作活动的实际描述,因而,这种问卷作答简单,也便于统计。
非结构性问卷:非结构性问卷由非结构性问句组成。工作分析中的非结构性问句是指事先对某工作任务与职责并未作大量描述,而是由被调查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回答问卷中所提的问题,因而,这种问卷作答比较复杂,不同被调查者作答的详细程度也不同,也不便于统计。
职务分析方法就是收集与职务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面谈法、观察法和结构问卷调查法。近年来职务分析中较多利用各种职务分析调查表,在职人员根据表格或问卷描述职务。下面主要讨论观察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三种重要的职务调查法。转载自:考试大 - [Examda.Com]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分析人员借用人的感觉器官、观察仪器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实地观察、描述员工的实际工作活动过程,并用文字、图表和流程图等形式记录、分析和表现有关数据。目前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流程图法、运动研究法、工作样本分析法。
(一)类型
从观察方法来划分,有流程图法、运动研究法、工作样本分析法。从观察者是否兼具工作者双重身份来划分,有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两种形式:前者是指观察者本人兼具工作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这时观察者的身份通常是保密的;后者是指观察者不兼具工作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而只有观察者一个身份。职务分析中通常用非参与性观察。
(二)观察法的使用原则
在运用常用的非参与性观察法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观察员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即在一定时间内,其工作内容、程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化;
2.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3.要注意工作行为本身的代表性;
4.观察人员尽可能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和干扰他们的工作;
5.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三)观察法的适用范围
观察法特别适用于分析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职务,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初步方法。它在收集非语言行为资料方面明显优于问卷调查法,观察人员通过直接观察工作所获得的资料比通过工作人员自己描述工作更能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职务工作信息。此外,它还能观察自然环境或工作场合中工人做什么及如何做等情况。
(四)观察法的缺点
首先,分析人员难以控制可能影响职务活动的外部变量,造成观察的结果不准确;第二,适用对象有局限,它容易观察以体力为主的工作特征,对以智力活动为主的工作特点难以观察;第三,观察的结果难于用数量表示,大部分以文字形式表示,不利于统计分析;第四,观察的样本数通常较少,观察研究的样本比问卷的样本少,而且观察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影响所收集信息资料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三、面谈法
面谈法是由职务分析人员通过与有关人员或小组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获取与职务有关的信息。包括个人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这种方法能提供标准与非标准工作信息,也能提供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信息。
(一)面谈法原则
1.面谈者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但不能强迫被面谈者说话;
2.面谈者的行为和态度应当诚恳,表现出对被面谈者的真正关心;
3.面谈者应当引导谈话内容,取得所需信息。(接见92业南开)(去掉)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二)面谈的一般过程
面谈分准备、开局、过程控制和结束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将面谈安排通知到每一位被面谈者,选定能保证面谈私密性的合适场所,不使用表示面谈者与被面谈者的身份标志。
2.开局阶段:面谈者先作自我介绍,建立和睦气氛,使双方都处于自然轻松的气氛之中;然后讲清楚面谈的目的、面谈内容、被面谈者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并鼓励对方谈话。
3.过程控制:控制面谈内容——面谈者应按照工作逻辑顺序提问并鼓励被面谈者说话,而不应探讨如抱怨不满、劳动关系、工资等方面的内容;控制面谈的针对性和时间——若被面谈者离题太远,无针对性时,则面谈者及时把话题拉回。
4.结束阶段:面谈者用一定的方式表明面谈趋于尾声如概括从被面谈者那儿获得的资料、已完成的主要面谈内容,本次面谈所获信息的价值作用。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问卷形式调查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一)调查问卷的类型
分结构性问卷和非结构怀问卷。前者是对某工作任务与职责的大量描述,由员工选择与判断哪些是本工作的任务与职责;后者是事先不提供任何有关某工作的任务与职责的描述,而是由接受问卷调查的员工结合平时工作体会来说明填写。一般调查问卷介于两者之间,即既有结构性问句,也有非结构性问句。
下例是简单的调查问卷范例:
(二)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1.优点:获得信息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同时调查许多员工;结构性问卷所获取的信息比较规范化、数据化,因而便于统计分析。
2.缺点:问卷结构及事先应提出什么问题难度较大,比较费工;由于是“背靠背”的一种方法,因而不易了解接受问卷调查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
四、其他分析分析工具
(一)关键事件记录法
关键事件记录法是通过管理人员、员工或熟悉其他工作的员工(去掉),记录工作行为中的关键事件(指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总结出工作中的关键特征和行为要求。而关键事件是(去掉)。
具体来说,关键事件记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源:考{试大}
一是记录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二是记录员工特别有效或多余的行为;三是记录关键行为的后果;四是记录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
下面是一项有关销售的关键事件记录,通过记录分类,总结出销售工作中的12种行为:
①对用户、定货和市场信息善于探索、追求;
②善于提前作出工作计划;
③善于与销售部门的管理人员交流信息;
④对用户和上级都忠诚老实(去掉),讲信用;
⑤能够说到做到;
⑥坚持为用户服务,了解和满足用户的要求;
⑦向用户宣传企业的其他产品;
⑧不断掌握新的销售技术和方法;
⑨在新的销售途径方面有创新精神;
⑩保护公司的形象;
⑾能熟练地结算账目;
⑿工作态度积极主动。
(二)实验法
是指主试(动)控制一些变量,来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来收集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企业常用的是现场实验。
实验法中要坚持以下原则:尽可能获得被试验者的配合;严格控制各种变量;设计要严密;变量变化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伤害被试验者。
比如装卸工装卸车上的货物,一般是四人合作,30分钏(钟)可以装满一辆10吨的货车。在实验中,可先由两人合作,再由三人合作,最后由五人合作,任务都是装满一辆十吨的货车,看结果各用了多少分钏(钟),其中那一组合效率最高。其中,合作的人数是自变量,而装货所需的时间是因变量,最后,通过实验,即可知道合作者人数与装货效率间的关系。
本节重点、难点分析:
工作分析主要方法的特点?
职务分析方法就是收集与职务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面谈法、观察法和结构问卷调查法。
观察法是指分析人员借用人的感觉器官、观察仪器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实地观察、描述员工的实际工作活动过程,并用文字、图表和流程图等形式记录、分析和表现有关数据。从观察方法来划分,有流程图法、运动研究法、工作样本分析法;从观察者是否兼具工作者双重身份来划分,有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两种形式,一般职务分析中采用非参与性观察。运用观察法时,应坚持以下原则:观察员的工作应相对稳定,选择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活动,观察人员尽可能不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观察前要制定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观察法特别适用于分析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职务,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初步方法,因而,它在收集非语言行为资料方面明显优于问卷调查法,它容易观察以体力为主的工作特征;但对以智力活动为主的工作特点却难以观察,观察法观察的结果大部分以文字形式表示,因而不利于统计分析。
面谈法是由职务分析人员通过与有关人员或小组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获取与职务有关的信息,包括个人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这种方法能提供标准与非标准工作信息,也能提供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信息。面谈分准备、开局、过程控制和结束四个阶段,其中在过程控制中,要控制面谈内容,应按照事先拟定的内容提问并鼓励被面谈者说话,同时还要控制面谈的针对性和时间,若被面谈者离题太远,无针对性时,则面谈者及时把话题拉回;面谈时应坚持如下原则:面谈者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但不能强迫被面谈者说话;面谈者的行为和态度应当诚恳;面谈者应当引导谈话内容,取得所需信息;
问卷调查法是以问卷形式调查工作的任务和职责。问卷调查法中的问卷分结构性问卷和非结构怀问卷。前者是对某工作任务与职责的大量描述,由员工选择与判断哪些是本工作的任务与职责;后者是事先不提供任何有关某工作的任务与职责的描述,而是由接受问卷调查的员工结合平时工作体会来说明填写,因而,非结构性问卷的作答较结构性问卷困难;一般调查问卷介于两者之间,即既有结构性问句,也有非结构性问句。问句调查法获取信息快,其中结构性问卷所获取的信息比较规范化、数据化,因而便于统计分析;但结构问卷中的结构性问句如何设计?比较费工,此外,由于这是一种“背靠背”的方法,因而不易了解接受问卷调查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职务分析的定义、描述的基本术语、内容、意义及程序,同时对职务分析最常用的面谈法、观察法和结构问卷调查法作了简要的介绍。
职务分析也叫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即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然后加以系统、科学的描述和规定的活动。职务分析的结果是形成工作描述与任职说明及相关文件。职务分析的基本术语包括工作要素、任务、责任(职责)、职位(岗位)、职务。职务分析的两项主要内容一是确定工作的具体特征,即职务描述;二是找出工作对任职人员的各种要求也即任职说明。因而职务分析能为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使职务评价和报酬分配公平和公正,使招聘有明确的目的,使员工培训和开发有合理的方向和目标。职务分析通常包括准备、调查、分析和汇总完成等四个阶段,各阶段均有相应的任务和目标,其中完成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取得“职务描述书”与“任职说明书”。
职务分析方法包括观察法、面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借用肉眼、仪器来观察收集资料;观察法适用于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职务,因而主要适用于以体力为主的工作活动。面谈法由职务分析人员通过与有关人员或小组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而获取与职务有关的信息资料,它经历准备、开局、过程控制和结束等四个阶段。问卷调查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工作活动的任务和职责;通常使用结构性问卷和非结构性问卷;由于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快,结构性问句有利于统计分析,因而用途更为广泛。
本章对关键事件记录法和实验法也作了简单的介绍。关键事件记录法要求管理人员、员工或熟悉其他工作的员工记录工作行为中的关键事件(指使工作成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总结出工作中的关键特征和行为要求。实验法是主动控制一些变量来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从而收集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在职务分析中通常采用现场实验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