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追捧“本本”资格证书是“敲门砖”?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06-07-25 大 中 小
炎炎夏季,与天气一样热的,是省城的“考证热”。为了增添就业竞争砝码,不少人不惜重金,纷纷加入考证大军。剑桥商务英语、律师、会计师、秘书资格证、精算师、程序员、计算机操作员……“证书握在手,应聘不知难”,成了时下人们信奉的“就业经”。
7月1日上午,记者在青海省人事厅人才交流中心门口见到几名前来询问招聘信息的大学生,他们手中握着的大小证书特别惹眼。其中一名同学手中拿着三本证书:注册会计师证、计算机等级证和英语四级证。他告诉记者,考取这些证书,花费了不少精力不说,参加培训班、买相关书籍等,花了不少钱,但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不惜代价地为考证忙碌着,他也不敢放弃,要不然,就业时拿什么和人家竞争啊!“招聘会上人山人海,如果你的学校一般,又没有像样的资格证书,那连招聘会现场这一关也过不了,更别说面试了。”旁边的一名同学感慨道。
看来,名目繁多的证书在当今人才市场上相当受追捧,这些证书,真能为求职亮起绿灯吗?
青海民族学院一位教师颇有感触地说:“近年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声夺人,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把竞争的筹码放在了考取各种证书上。有些学生为了抓紧时间复习,考取证书,学校安排的专业课程他们全然不放在心上,疏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到头来,专业知识不精,考的证也没有含金量,或者是勉强通过考证找到了工作,但由于专业知识不精、业务能力不强,反被用人单位辞退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在招聘现场,一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指出,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单位是比较看重前来应聘人员的学历、才华及证明自己能力的相关证书的,但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诚信、责任心或经验,证书并不是单位选拔、录用人才的唯一标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