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小葫芦,大福禄 悬“葫”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2025-07-12 17:13:00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作者:

  在廊坊大城县,这个素有着“中国葫芦工艺之乡”美誉的地方,一群怀揣梦想与情怀的年轻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小葫芦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家乡情怀,点燃青春志愿之火

  来自小葫芦、大福禄团队的尚晓菲,她的家乡廊坊大城县在地图上或许只是一个小点,但却承载着家乡人的匠心与汗水。2022年,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燕归巢返家乡志愿活动时,她被家乡的伟大精神感召,立志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回到学校,和志趣相同的伙伴共同成立了悬“葫”团队。

  葫芦产业,潜力无限的 “金福禄”

  廊坊大城县是全国最大的葫芦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2024年,大城县葫芦年产值近1400万元。一个个小小的葫芦,在农民伯伯手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 “金福禄”。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传统工艺基地建设。小葫芦、大福禄团队紧跟政策步伐,开启了葫芦产业的创新之旅。

  深入调研,发现产业困境

  没有数据调研,助农就是一场空谈。团队从2022年成立开始,走访国家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省农科院及130余家葫农,深入了解葫芦在种植加工方面的需求,发现了葫苗抗逆性差、葫籽有效成分提取效率低、产品深加工不足三大困境。

  创新方案,突破产业瓶颈

  针对发现的问题,团队提出了葫芦产业一体化解决方案。在葫苗抗逆性差方面,创新AP2诱变育种,培育出“希望三号”新品种,使胰蛋白酶至少提高7%;在葫籽有效成分提取方面,采用“超声提取法”,效率提升15%;针对深加工不足的问题,首创“摹-篆-形” 三步走雕刻手法,引入非遗烙画技艺,运用3D技术原创智能配对。同时,团队历经3年的技术攻关,现已拥有13项专利,其中以尚晓菲为第一发明人的有2项,均已下证。

  项目成效,带动就业增收

  项目在大城县臧屯镇试点应用,直接间接带动周边村落 300余人就业。试点成功后,又推广至邢台会宁县、内丘县等地,得到了市农业农村局和部分村委会的高度肯定。

  在商业模式方面,团队收购种植基地并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举办公益培训,为葫农提供岗位。种植采收后的葫芦,合格的批量销售给葫商,经过雕刻加工后的产品出售给消费者。

  推广营销,玩出 “新花样”

  在推广方面,线上通过葫芦垂直领域 KOL 进行宣传推广,线下通过展销会、文化节等扩大知名度。目前,项目已和多家企业签订销售协议,2025 年已注册公司并步入商业化运营。

  团队风采,青春力量闪耀

  团队负责人尚晓菲成长于三代葫芦世家,团队成员均来自不同学科,多行业的专家也为项目保驾护航。项目受到了河北农业报以及廊坊新闻综合频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也得到了老挝印尼等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小葫芦谱写新篇章

  在廊坊大城县,“小葫芦、大福禄”团队以家乡情怀为起点,依托当地作为全国最大葫芦生产基地的产业基础,紧跟中央政策导向,深入调研并发现葫芦产业三大困境。随后,团队通过创新育种、改进提取技术、提升深加工水平等方案突破瓶颈,凭借专利布局、资源支撑和多方协同形成发展优势。

  项目成效显著,不仅在试点地区带动数百人就业,还成功推广至多地,获得认可。其多元商业模式和创新推广方式助力项目商业化运营,累计签订可观销售金额。

  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扩大影响,带动更多人就业,让小葫芦持续撬动乡村振兴,书写“金福禄”的更多篇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