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战略互动与区域协同:东北振兴与远东开发的双向赋能》——评陆曼《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研究》
学者陆曼的专著《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研究》是一部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创新之作。该书以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困境为切入点,通过多维度分析两大战略的互补性与协同路径,为新时代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参考思路。
一、理论框架:超越地缘政治的“双向赋能”逻辑
作者突破传统地缘经济学的单一视角,创造性提出“战略对接— 要素流动—制度协同”的三维分析模型。书中指出,东北地区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优势,与俄罗斯远东的能源储量、土地资源及政策红利形成天然互补。这种耦合关系,为破解东北产业结构僵化与远东人口流失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一 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机制联动纳入分析框架,揭示了中俄区域合作对重塑东北亚经济秩序的战略意义。
二、实践路径:从“政策对话”到“项目落地”的突破
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对合作瓶颈的精准剖析与务实建议。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数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滨海国际运输走 廊”)、跨境产业链构建(如农业深加工、能源化工联合体)、制度性壁垒化解(海关便利化、标准互认)等关键领域的突破点。书中以中俄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项目等案例,论证了“以项目促合作”的可行性,强调需建立“中央统筹—地方联动—企业主体”的多层次协作机制。这些建议对推动中俄双方项目落地具有直接参考价值。
三、学术价值与现实启示
在学术层面,该书关于中俄次区域合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其跨学科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范式参考。在实践层面,书中提出的“人 才跨境流动便利化”等政策创新,对于地方政府、企业及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结论:区域协同发展的中国智慧
本书研究表明,东北振兴与远东开发的战略对接绝非简单资源交换,而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民心相通构建“发展共同体”。在百年变局背景下,这种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模式,不仅为东北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更彰显了中国在周边外交中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该书的价值,恰在于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微观实践,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路径支撑。
专著名称:《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陆曼,1987.03.06,女,哈尔滨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