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AI赋能就业新生态 黑龙江财经学院成功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供需见面会
2025-05-10 20:04:00
黑龙江财经学院

  近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黑龙江财经学院承办的“聚力拓岗优服务,春季攻坚促就业”黑龙江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系列活动之“筑梦龙财,职引未来”供需见面会暨就业育人系列活动在黑龙江财经学院星晖广场成功举办。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刘志达、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鸿宇、哈尔滨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综合处处长杨文东、哈尔滨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才信息处三级调研员王建新、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服务部部长孙庆彬出席活动,校长于长福致辞,党委书记王敏、副校长李宪平及省内兄弟院校就业部门领导、民办高校就业协作体成员单位代表、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校长于长福致辞

  于长福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检验高等教育办学的核心指标。学校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置于发展核心地位,视其为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根基。通过系统规划职业发展体系、完善就业促进制度、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强化基础条件保障等多元举措,为具备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搭建起立体化支持平台,切实保障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是以产教融合为根,以服务龙江为本,打造协同育人新生态。二是以信义滋养为魂,以财商泽润为纲,塑造经世致用新人才。三是以攻坚服务为责,以拓岗增效为志,谱写就业育人新篇章。他强调,本次供需见面会是机遇的交汇,更是梦想的起航。希望用人单位在此觅得良才、毕业生们在此收获未来,愿校企携手共育桃李,以信义为舟,以奋斗为桨,共同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上海阿吉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吉林区域高级经理肖丹代表企业发言

黑龙江华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主任、学校2019届校友代表王振堂代表校友发言

2021级审计学专业学生国珈珲代表毕业生发言

  上海阿吉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吉林区域高级经理肖丹代表企业发言,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及人才需求信息,表示希望通过与黑龙江财经学院的深入合作,吸纳更多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黑龙江华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主任、学校2019届校友代表王振堂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生感悟,勉励毕业生要保持平常心、守护好奇心、永怀感恩心,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母校争光。2021级审计学专业学生国珈珲代表毕业生发言,表示要认真择业、积极就业,勤勉执业,并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积极与企业代表沟通,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展现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

启动仪式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活动上,与会领导、来宾共同触摸启动装置,见证了“筑梦龙财,职引未来”黑龙江财经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动。于长福分别与上海阿吉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见面会现场人头攒动,阴雨天气也阻挡不了毕业生们的求职热情,他们带着简历早早抵达,穿梭在展位之间,主动询问心仪岗位详情,展现出强烈的就业意愿。与会领导走访招聘展位,与用人单位、校友企业代表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行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毕业生求职应聘情况,并与毕业生交谈,询问求职意向,鼓励毕业生要把握机会,积极应聘,利用校园招聘平台实现高质量就业。各二级学院领导、毕业生辅导员现场指导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交流对接,探索开拓就业新渠道。

领导深入活动现场

  在活动中,学校积极顺应“数智时代”发展需求,设立了AI一站式就业服务社区,在简历服务板块,设置简历智写、优化平台,融合AI定制、一键生成,为学生精准解析、高效创建简历。同时还设立了AI模拟面试区,学生纷纷与“AI面试官”过招,体验科技赋能下的求职新方式。在“AI职业咨询师”专区,学生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专业等,就快速得到了适配的岗位信息,助力学生破解求职迷茫,探索职业方向,打造了就业服务新引擎。见面会还通过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桥”同步进行网络招聘,不少毕业生通过线上方式实现“云端求职”,与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来自不同行业的3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见面会。

  据悉,见面会上还举办了“AI加油站”、就业体验周等富有成效的活动。此次见面会紧跟国家就业政策导向,顺应AI赋能的发展趋势,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构建了一个高效沟通的桥梁,并通过融入AI服务等创新元素,为就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就业服务模式的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致力于为毕业生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的就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