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暑假不停歇 奋进正当时——牡丹江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暑期工作纪实
2025-08-22 13:57:00
牡丹江师范学院

  暑假期间,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广大教职工秉持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战高温、斗酷暑,或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或潜心治学攻坚科研项目,或深入一线服务社会需求,或紧盯现场推进施工建设,或轮流值守狠抓任务落实。广大教职工以积极主动、奋发有为的姿态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投身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添能蓄力,为建设区域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进,用担当与实干勾勒出暑期校园的奋斗图景。

  金秋桂香漫校园。2025级新生即将怀揣录取通知书踏入校门,2025届毕业生已手握就业协议奔赴新程。牡丹江师范学院这一进一出“双丰收”的背后,是学校以协同思维推动招生就业工作同频共振的扎实实践。

  锚定需求:以就业质量筑牢招生“基本盘”

  就业是招生的“试金石”,学校始终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吸引生源的核心底气。一方面,紧盯区域产业需求与全国就业市场动态,扎实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超额完成。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岗位对接”联动的发展模式,2025届毕业生中,师范类专业就业率在90%左右;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服务龙江,推进留省就业人数再创新高,已突破2300人;应用型专业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企业岗位适配率超65%,优质就业案例纳入招生宣传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强化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校园招聘宣讲等活动超300场。“就业稳”的口碑转化为“生源旺”的实效——2025级新生录取分数线较去年平均提高5分,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精准破局:以招生创新激活就业“新动能”

  招生不仅是“选才”,更是为就业“蓄能”。学校创新招生宣传模式,依托13个招生宣传组走进155所生源中学,以毕业生职场成长故事增强说服力,将“校友大讲堂”开在招生咨询会上;学校针对新兴产业领域,新增“人工智能”“智能测控工程”“国际经贸规则”等3个专业,同步与企业建立实习促就业联系;此外,通过“线上云探校+线下开放日”的方式,让考生及家长直观了解专业课程与就业前景,2025级本科批录取最高分达到“985”院校录取水平。

  闭环联动:以全链条协同打通“双循环”

  学校推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协同机制,将录取数据和就业数据作为专业优化调整的重要参考。2025年,学校停招了朝鲜语、法语、翻译日语和翻译俄语等专业及方向,并结合近两年相关数据优化调整专业招生规模和计划布局;培养阶段,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让学生从入学起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就业阶段,针对不同专业毕业生联动企业资源开展招聘,形成“招生选好苗、培养育好才、就业送好岗”的良性循环。

  聚力赋能:以“双丰收”成效绘就发展“新图景”

  这份“双丰收”既是工作成效的体现,更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招生质量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质量与科研创新活力同步增强;就业市场的拓展,让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加深入——目前学校已与黑龙江省13个地市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为区域发展注入高校力量。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以“双丰收”为起点,深化招生就业协同机制,让更多学子在“入学有方向、毕业有出路”中实现成长,为高等教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817836766 2025-08-21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