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洛阳城,牡丹花开动天下。在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盛大启幕之际,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以高度的专业担当,携手洛阳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第二届平乐水席文化节系列活动。作为非遗传承的坚定践行者,在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教育学院和体育学院领导带领下,学院师生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为四海宾朋呈现了一场融汇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盛宴,彰显了文旅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使命与情怀。
站位全局:以非遗为笔,书写文化传承新篇
平乐水席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河洛饮食文化的精髓。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始终将非遗保护与传承作为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向,此次文化节中,学校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专业优势,从节目策划到舞台呈现,全程深度参与,以艺术化表达赋能非遗活化,展现了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政治站位与责任担当。
幕后匠心:24小时极限排练,《霓裳迎宾》舞出文旅速度
“接到任务时只剩一天时间,我们必须跑赢时钟!”教育学院教师张金金、田雨带领24级舞蹈王雅莉、史文文等16名学生迎难而上,以“文旅铁军”的拼搏精神,仅用了一天时间,创编排练开场舞《霓裳迎宾》。从动作设计到服装道具,师生们精益求精,最终以翩若惊鸿的盛唐舞韵拉开文化节帷幕,用专业实力诠释了“非遗传承,使命必达”的信念。
牡丹丛中舞盛世:《大唐丽人行》再现非遗美学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甘霖老师指导的《大唐丽人行》将舞蹈课堂“搬”至牡丹花海,演员们身着复原唐装,以曼妙舞姿演绎盛世气象。节目巧妙融合唐代服饰非遗元素与当代舞蹈语汇,游客纷纷赞叹仿佛穿越回‘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
【国潮新声】《青城山下》:古韵与流行的跨界对话
教育学院由周叶青、张元圆老师编排,周鑫老师带队参演的器乐节目《青城山下》成为文化节的一抹亮色。古筝的悠扬、笛子的清越、中国鼓的铿锵与吉他的现代律动交织融合,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国潮”典范。节目既保留了传统民乐的韵味,又注入了当代流行元素,展现了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手中的创造性转化。
龙狮跃动非遗魂:《龙腾狮舞耀河洛》引爆文化激情
体育学院席晓磊老师编排的节目《龙腾狮舞耀河洛》将活动推向高潮!翻腾的巨龙与威武的醒狮在锣鼓声中穿梭腾跃,非遗技艺与现代体育精神碰撞出耀眼火花。而极具现代潮感的狮舞《APT》又将现场的气氛带到了燃点,网感十足的现代舞蹈传递出学校“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的坚守与创新。
结语:以文育人,永远在路上
从《霓裳迎宾》的争分夺秒,到《大唐丽人行》的匠心复刻,再到《龙腾狮舞》、《青城山下》的激情传承,学校师生用行动证明:非遗不是陈列馆里的标本,而是跳动在当代脉搏中的文化基因。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非遗守护者”的姿态,为洛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打造全国文旅文创高地注入青春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