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骤雨洗刷后的河南兰考何寨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气息与蒸腾的闷热。在万亩梨园里,沉甸甸的青梨缀满枝头,虽未成熟,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此刻,一群年轻人的身影正穿梭在湿漉漉的梨树间——他们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双创团队童行“守望者”。
这支致力于破解景区儿童走失难题的大学生双创队伍,抓住雨后测试窗口期,在复杂且异常闷热的环境中,于兰考梨园展开项目关键阶段的实地测试与验证,将他们研发的“多模态智能寻回系统”推向真实自然的考场,用科技守护孩童安全。
梨园变“练兵场”:实战环境锤炼系统精度
项目负责人常嘉美兴奋地介绍:“梨园的现实挑战远超实验室模拟,它倒逼我们突破技术瓶颈!经过此次测试与即时优化,新算法在复杂光照和遮挡条件下,将人脸识别误报率显著降低了5%!”在热心果农的密切配合下,团队成功模拟了包括儿童独自走入偏僻小径、被人群冲散、躲藏哭泣等在内的12类典型走失场景,收集到极具价值的真实环境数据300余组,为系统的下一步模型改进与鲁棒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代码到人心:黄河畔凝聚的团队之力
除了技术上的硬核突破,梨园之行更是一次深刻的团队熔炼与价值升华。为了更自然地获取儿童行为模式数据,队员们主动在景区休息区当起了“临时看护员”,通过陪孩子们玩游戏、讲故事,在不干扰其自然状态的前提下,细致观察和记录宝贵的互动与行为特征。在农家小院里,淳朴的村民端来自家蒸的槐花饭,讲述着乡村留守儿童的故事,让这群年轻学子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背后承载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当系统在200米外一个偏僻的梨树丛后,首次成功自动识别并报警模拟“走失儿童”的位置时,我们所有人激动地抱在一起跳了起来!”负责人常嘉美回忆起那个瞬间,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那一刻的喜悦与成就感,混合着汗水和泪水,比以往任何一次实验室的成功都来得更真实、更珍贵。”共同的挑战与目标,让团队的凝聚力在黄河岸边的田野里深深扎根。
未来可期:青梨将熟,守护之路延伸
项目指导教师王教授动情评价:“他们在雨后的闷热梨园里,在挂满青果的枝头下,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实践课。精益求精,就是在汗水浸透时依然专注,在条件艰苦时坚持创新。”此次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完成的成功测试,极大增强了系统可靠性验证的说服力。这群年轻的“守望者”,如同枝头的青梨,经历风雨与烈日的洗礼,正积蓄力量,向着成熟与更广阔的应用天地坚定前行,让安全之光护佑更多孩童的欢畅旅程。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