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生热议河南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
2025-09-24 18:02: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9月22日10:00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2025年河南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开讲啦!这堂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课堂、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带领师生见证了“兴产·强农”的突破、“碧水·富民”的蝶变、“崇文·铸魂”的赓续。第一课在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体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和广泛热议,将鼓舞全校师生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勇往直前!

  张怡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在观看第一课后,我对“思政课如何打动青年”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思政第一课将红色旋律转化为历史教材,让抽象的历史叙事变得可听可感,我忽然醒悟:思政课的“理论深度”,恰需“情感温度”来承载,以往教学中对历史的梳理多偏于史实罗列,却忽略了用艺术载体激活青年的情感共鸣。

  “传承”篇章中河南机电精神与强国实践的结合,国之重器与“技能报国”誓言的呼应,印证了思政课“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真谛。我们在思政教学中需要更紧密对接河南发展实际,把本土奋斗故事融入课堂,让学生看见“担当”不是空话,而是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要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养分,让思政课既有理论厚度,更有实践温度,引导青年在感悟中坚定信念、在笃行中挺膺担当。

  苗淼妙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河南省2025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以AI对话创新开篇,深度衔接“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多地实景课堂将红色足迹、中原文化、科技“智”造等鲜活元素搬上舞台,实现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为马院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范本,恰印证了“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深刻内涵。

  作为马院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借鉴其创新范式,打破课堂壁垒,以社会生活为“课堂”、火热实践为“素材”,将中原粮仓承载的粮食安全观、生态保护区的绿色发展实践、乡村振兴的鲜活成果及文化地标的历史底蕴等,转化为可感可学的教学内容。更要立足中原文化沃土,深挖文化遗存中的文明密码与红色基因,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发展、感知文明力量,用文化底蕴浸润心灵、以精神力量塑造灵魂,赓续历史文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合格时代新人。

  高哈

  药学院教师

  观看完这堂思政课后,我深感作为一名河南人的自豪与责任。河南在工业、农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应当牢记嘱托,践行初心,感恩奋进,挺膺担当。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努力汲取知识养分,提升自身能力,以洛阳轴承专业的奋斗者为榜样,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在生活中,珍惜粮食,传承河南优秀文化,弘扬红色基因。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河南人都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河南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祖国的未来也将因我们而更加辉煌。

  宋佳璐

  药学院教师

  此次思政课紧密联系时代脉搏,聚焦青年成长与担当,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思想盛宴。其中,嘉宾们讲述的奋斗故事,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这也提醒着我,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这些事例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作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是工作核心。我将以此次课程为契机,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创新教育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思政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助力学生解决思想困惑。

  张卓

  康复医学院教师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知“开学第一课”不是终点,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成长方向的起点。在后续工作中,我将以节目精神为指引,从三方面助力学生成长: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主题班会与分享会,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义诊、健康科普志愿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医生的责任;三是关注学生成长细节,医学学习压力大、周期长,我会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引导他们以节目中的榜样为标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在追求专业进步时坚守底线,成长为“有温度、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医学生。

  程轶星

  中医学院教师

  “牢记嘱托践行初心,感恩奋进挺膺担当”,课程中各行各业代表的发言与事迹,充分发挥着榜样的力量。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收获颇丰。辅导员承载学生思想成长“引路人”的重要使命,展现在学生需要时,成为学生最坚实的后盾,用温暖化解学生的无助与孤独。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只有学生成长的点滴进步。未来,我将继续坚守这份初心,用思想引领学生成长,用责任守护学生未来,用爱与温暖陪伴学生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在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更多学生的成长之路。

  王莹

  24级中药1班

  今天上午,我们全程观看了2025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深受教育。这堂以“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思政课,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堂课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带我重温了河南的红色记忆与发展历程。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热土,到红旗渠畔流淌的奋斗热血,再到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奉献精神,每一处都彰显着河南人民的坚韧与担当。这些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更加明确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与能力。

  程淑源

  24级医学营养2班

  今天的河南省开学思政第一课以“牢记嘱托践行初心,感恩奋进挺膺担当”为主题,以“AI豫小思”和“豫有样”小分队情景对话的形式展开。“农,天下之大本也。”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我们用不到全国6%的耕地,生产出了近10%的粮食,小麦产量更是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些数字背后,是河南无数农民的辛勤汗水,也是我们兴产强农成果的有力见证。河南,这片中原大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河南不仅有历史文化还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像杨靖宇将军,他出生于河南确山,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与敌人浴血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这就是文化铸魂的力量,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有勇气、有力量去抗争,去守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民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高紫莹

  24级中医2班

  牢记嘱托,初心如磐。9月22日的河南秋季思政第一课把我带进“兴产·强农;碧水·富农;崇文·铸魂”的画卷。“兴产·强农”板块里,董美娟工程师讲述轴承的发展史从引进国外到自主生产,小小钢环托举大国重器,让我懂得“核心技术才是脊梁”。中原麦浪翻滚,“中原熟,天下足”,金黄的麦粒是我们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碧水·富农”篇中,护林员陈老用一生守望青山;杜平阁老师通过当地的地理优势,由宝妈成为一名当地的讲解员,好山好水变“致富股”,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崇文·铸魂”环节,龙门石窟修复师守护着咱们的文物;杨靖宇将军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令我们动容,作为青年学生,我愿做一颗轴承,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旋转;愿做一粒麦种,在中原沃土生根;更愿做杨靖宇精神的火炬手,感恩奋进,挺膺担当,用青春回答“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考卷。

  顾婉晴

  25级针灸推拿三班

  9月22日上午10点,我准时观看了“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2025年河南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

  这次课程通过舞蹈演绎、剧情演绎以及名师讲解等方式,展示了河南教育的独特魅力。课程通过真实教育案例和深入访谈,积极弘扬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等。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虽无需面对战火硝烟,但也应传承先辈们的宝贵精神。积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小我成就大我,以吾之渺渺成国之泱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