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常识考题

中国教育在线湖北频道   2011-12-14

关键词: 文艺常识考题;艺术高考;2012高考;
字体:  
艺考院校招生简章 湖北各院校历年艺考试题 2012湖北艺考报考指南

  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创作于西周初至春秋中期;有风、雅、颂三部分

  2白话文运动在1916年至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出现。

  3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

  4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49年7月。

  5四书和五经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

  6《地球,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郭沫若。

  7中国第一本关于舞蹈理论的专目是《新舞蹈艺术概论》。

  8裕荣龄是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中国宫庭舞蹈家。

  9海豹突击队、阿尔法别动队、国家宪兵突击队、第九边境防卫队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的部队。

  10《逍遥游》、《齐物论》出自《庄子》。

  11闻一多提出的现代诗歌创作要做到“三美”,指的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12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的头像设立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大厅。

  13屈灵均是屈原,生于战国,代表作是《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14《皇后喜剧芭蕾》是被欧洲公认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的作品。

  15《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16《呐喊》和《彷惶》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

  17芭蕾舞剧《仙女》第一次使女演员立起足尖。

  18《上林赋》、《子虚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与其同属一个朝代的同一体裁的文学家都有扬雄、班固、张衡。

  19茅盾写养蚕丰收成灾的短篇小说是《春蚕》。

  20在芭蕾舞史上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转折的芭蕾舞作品是《吉塞尔》。

  21“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出自汉代组诗《古诗十九首》,其中一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前岁忧“的后两句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22觉慧是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主人公。

  23著名的《四小天鹅舞》出现在《天鹅湖》的第二幕中。

  24在历史上最初都有一些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帝王,如所罗门——犹太王国,居鲁士大帝——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帝国,君士坦丁大帝——罗马帝国。

  25建安七子是王粲、刘桢、徐干、陈琳、孔融、阮瑀、应玚。

  26诗歌《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

  27舞剧《罗蜜欧与朱丽叶》是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的最早的舞剧作品。

  28竹林七贤是阮籍、稽康、刘伶、向秀、山涛、向秀、王戎。

  29三大秧歌通常是指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

  30奥运会会旗的标志是5个相套的、不同颜色的圆环:蓝黄黑绿红;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友好的比赛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31除了朱自清写了《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还有俞平伯写了同样题目的散文。

  32《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郁达夫。

  33马头琴是蒙古族舞蹈的特色伴奏乐器。

  34世界上许多城市因其自身的特性而另具别称,如雾城——英国伦敦、水城——意大利威尼斯、冰城——俄罗斯雅库茨克、雪城——美国华盛顿、雨城——印度乞拉朋齐、风城——新西兰惠灵顿、圣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浴城——芬兰赫尔辛基、酒城——德国慕尼黑、钟表城——瑞士伯尔尼、壁画城——墨西哥墨西哥城、音乐城——奥地利维也纳、电影城——法国戛纳。

  35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6左联五烈士中写过《为奴隶的母亲》的是柔石。

  37“赛乃姆”、“多郎舞”、“萨玛”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38我国的国歌词作者是田汉。

  39安徽花鼓灯流行于淮河两岸,它是从明朝开始形成的。

  40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彼得夏宫、桂离宫分别坐落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俄罗斯圣彼得堡、日本京都。

  41被称为“德国表现派舞蹈创始人”的是玛丽魏格曼。

  42世界文明四大摇篮所在地是: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即今伊拉克一带的苏美尔和巴比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和长江之滨的中国。

  43在我国现代文学中以写湘西题材著名的作家是沈从文。

  44被人们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早期现代舞奠基人是鲁道夫拉班。

  45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的作者是张天翼。

  46被称为20世纪三大艺术巨匠之一的是玛莎格莱姆。

  47“图腾”是印第安语系TOTEM的音译。

  48对堪宁汉及其“机遇编舞法”有着重要启发的中国哲学经典著作是《易经》。

  49鲁迅的二弟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的名字是周作人。

  50舞蹈是一种“虚幻的力”这一说法是由苏姗?朗格提出的。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