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正式揭牌!湖北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中心
2024-04-30 13:33:00
作者:
  4月28日,“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精粹(1920-1927)》(以下简称《精粹》)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召开。70余名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研究中心的成立,深入研讨《精粹》,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金海教授,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负责人李琼,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侯勇主持仪式。
  谢红星代表学校向参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兄弟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相继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丛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年度报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精粹》等系列丛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成立“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中心”,就是为了更好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就是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资政服务和育人功能。
  李福珍对研究中心成立和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她认为这既是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喜事,也是湖北地区中共党史研究的盛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特别是早期传播的著作研究,对于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思想文化起点和实践探索源头,展现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艰辛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李琼指出,湖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阐释、宣传的重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湖北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中心正当其时、正当其势。希望中心发挥优势,努力实现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的标杆和典范。
  谢红星、顾海良、李福珍、李琼共同为中心揭牌。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徐方平教授表示,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的全景展现出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沿革提供更加富有说服力的印证与史料。
  会议主题报告阶段由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友华教授主持。顾海良教授高度评价中心在学术重任、历史担当方面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学术化和学理化研究,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整体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是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相结合,展现“两个结合”的历史过程。
  杨金海教授回顾了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研究从翻译性研究到观点性研究再到体系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强调要认真梳理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注意收集文献资料与回应现实问题的统一,打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良明教授强调,关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研究要做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果,希望湖大师生把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文本研究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理论家。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子渝教授回顾了团队研究的缘起和特色,提出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强调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力奋进,把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研究推向新高度。
  会议主题发言阶段由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易振龙教授主持。长江出版社社长赵冕,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刘建武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平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亚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嘉兴大学“南湖学者”特聘教授、浙江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康文龙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巩梅,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珊珊教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信华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精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作了主题发言。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柏林主持闭幕式,徐方平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通讯员:潘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