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小候鸟”寻访长江守护者 感悟“水韵”初心
2025-08-07 10:38:00
作者:
  7月31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小候鸟”志愿服务队怀揣对母亲河的深情与敬意,在枝江市顾家店镇副镇长刘鑫的带领下,来到长江枝江段江堤,专程探访了77岁的长江生态守护者薛传根老人。这场特殊的寻访,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堂浸润着“长江魂、水运根”校魂的思政课堂。
  “守护一湖清水入长江,一江清水出枝江,是无数枝江儿女的使命。”枝江市顾家店镇副镇长刘鑫介绍,在众多默默奉献的生态守护者中,守堤老人薛传根的名字早已与江堤、绿树紧紧相连,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一张“活名片”。
  当“小候鸟”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怀着敬意走近薛传根时,老人饱经风霜却目光坚毅的面庞,与身后沿长江岸线绵延的葱郁防护林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人与江和谐共生的画卷。
  谈及守护江堤的岁月,薛传根用带着乡音的朴实话语,将时光拉回1988年。彼时,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与生态压力,40岁的他毅然做出影响后半生的决定:用一辈子守护这道保卫家园的江堤。“那时候,真就是以天为房,以堤为床,风里来雨里去,和洪水抢时间啊!”老人的声音里沉淀着岁月的厚重。据他回忆,当年与同伴们起早贪黑栽树,没有机械就靠肩挑背扛,缺乏经验就在实践中摸索,还琢磨出“耐水的种低洼,不怕淹;喜旱的种高处,长得壮”的门道。这份源于对土地的热爱与守护责任的智慧,让一片片幼林在长江边扎下深根,顽强生长。
  聆听着老人的讲述,“小候鸟”团队成员们伫立在江风拂面的林荫下,指尖触碰着粗糙却充满生命力的树干,心中涌动着强烈共鸣。“‘长江魂,水运根’这六个字,是我们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凝练。”严旭峰向薛传根自豪地介绍,“学校因长江航运而生,依长江而建,借水运而兴,长江的魂魄与水运的根基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
  “小候鸟”团队成员们深切体会到,薛传根用一生守护长江堤岸的绿色生命线,而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师生们正以专业与情怀守护长江航运的繁荣发展线。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朱一多表示:“尽管岗位不同、方式有别,但那份对母亲河的敬畏、对责任的坚守、对守护二字的执着,始终一脉相承。”
  “薛爷爷的故事太震撼了!他就像江堤上最坚韧的树,深深扎根在这里。”团队成员王佳同学感慨道。张孝天同学从专业角度获得启发:“爷爷当年因地制宜选树种,和我们工业机器人专业‘因需施策’的道理相通,都是智慧与实践的结合。”姜曼清同学则被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深深打动:“‘长江魂’不只是澎湃的江流,更是像薛爷爷这样默默奉献、守护一方水土的精神。这堂课,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校‘水运根’的厚重内涵。”
  临别时,薛传根望着年轻学子,眼中满是期许。“小候鸟”团队成员们向这位可敬的长江守护者郑重承诺,将把这份守护精神带回校园,融入学习与实践中。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交通人”,传承“长江魂,水运根”,不仅要在课堂与实训室精进技艺,更要以薛传根爷爷为榜样,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把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专注注入专业领域,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潜心钻研,在平凡岗位上打磨出不凡的业绩,让这份执着坚守的力量在交通事业中持续传递。(通讯员:邓俊芬 谢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