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师以阅兵元素创新课堂教学
2025-09-03 15:14:00
作者: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变革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悄然上演。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叶舜老师和李媛媛老师别出心裁,将九三阅兵元素巧妙融入课堂,开展了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联动,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以阅兵为鉴,剖析卓越组织中的管理沟通智慧
  在叶舜老师的《管理沟通》课堂上,一场关于阅兵组织的热烈讨论拉开帷幕。叶舜老师抛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假设你们是阅兵的组织者,要和不同军种、部门的人员沟通协调,保障阅兵顺利进行。当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的行进速度出现不一致时,你们会采取哪些沟通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同学们的思维火花被彻底激发,纷纷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踊跃发言。
  阅兵仪式在这里不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庆典,而是被当作大型组织管理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同学们从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精准执行等多个角度,探讨管理沟通在大型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叶舜老师介绍通过这种紧跟时事的实际场景讨论,学生们不仅能掌握沟通技巧,还能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思政层面理解团队协作、大局意识的重要性。”
  以阅兵为媒,探寻新媒体传播的符号表达与情感传递
  与此同时,李媛媛老师的《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课堂也围绕阅兵仪式展开了一场精彩的 “头脑风暴”。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 “阅兵仪式中的符号解码与价值传递” 案例工坊。李媛媛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四部曲,带领同学们一步步探寻新媒体传播的奥秘。
  “观・符码万象” 环节,同学们带着专业眼光审视阅兵仪式中的各种元素;“解・价值内核” 时,大家深入挖掘符号背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析・典范之作” 展示学习标杆作品的创作手法;“创・时代新声” 鼓励同学们开展头脑风暴,进行创意创新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理解了阅兵仪式中符号的运用与意义承载,掌握了价值观植入的文案与策划技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作为新媒体内容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此次跨课程联动的创新教学实践,是两位老师主持的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一次成功落地。虽然两门课程专业领域不同,但都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专业素养,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还提升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新路径。(来源: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