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百余封信背后的师生温情
“刚入学时,我胆小自卑,总胡思乱想,是您引导我参加各种活动,给我支持和鼓励,如今我已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
“您在技能大赛备赛中一直给我鼓励,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永远记得您说的那句话:汗水就是成功。”
“记得大一的手绘课,我总是掌握不好透视关系,是您拿着笔,在我身旁一笔一笔地教会我。”
……

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老师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百余封来自学生的亲笔感谢信。
信件字迹各异,甚至有些潦草,却感情真挚,学生们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与老师相处的温情瞬间。
朴素而真诚的文字,让许多老师在读后眼眶湿润。
暖通专业老师张玉光动情地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感谢,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看到学生在信中回顾成长历程,作为老师,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周岚老师感慨道:“我们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份信任和感恩,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彭华容老师激动不已:“作为老师,备课、讲课、带比赛,日复一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我们以为的‘日常’,在孩子们心里,是人生被耐心对待的珍贵时刻。”
收到40余封“告白信”的陈俊毅老师分外感动:“没想到学生们会记得这么多小事。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但他们却用最真挚的方式告诉我——这些付出,都被记在心里了。学生的认可是对自己的最高褒奖!”
建筑学院的“致老师的一封信”活动自2022年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这项活动由学院党总支精心策划,面向全体学生征集,鼓励学生自愿撰写信件,锻炼写作能力,记录师生互动点滴。

四年来,活动形式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班级内部分享,发展为全院参与、精选故事在大会现场朗读的集中展示。这些信件不仅记录了师生间的感人故事,更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桥梁。
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动,展现了教育中最动人的一面——老师们的付出被看见、被铭记,而学生的成长也被见证、被鼓励。
建筑学院总支书记陈世宁介绍,持续举办此项活动,旨在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深化师生情感联结,激活师生互动,砥砺师生双向奔赴,共同成长。四年的坚持,让“写一封信”成为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如今,“致老师的一封信”已成为建筑学院一张温暖人心的文化名片,让尊师重教的风尚代代相传,让教育的温度持续照亮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通讯员:陈俊毅 陈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