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占卫国: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为民答卷”
近期,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干部占卫国同志获湖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获评“好”等次工作队员。他发挥专业优势,扎根乡村一线,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实干担当助力英山县茶园河村振兴,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体现。

占卫国(右二)在茶园开展技术指导
占卫国同志始终牢记“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立足专业优势、深耕基层一线,在产业帮扶、政策落实、民生服务中践行使命担当,成为茶园河村乡村振兴路上的“贴心人”“实干家”。
田间地头的“技术尖兵”:用专业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茶叶是茶园河村的主导产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专业的骨干,占卫国深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他走遍了全村750多亩茶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茶园河村茶叶生长的规律、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以“理论+实操”培训模式,分季节开设“茶园课堂”,茶农受益匪浅,有效地提升了村茶叶种植采摘的品质,茶叶优品率提升近10%。
学校产业帮扶项目——蔬菜大棚基地一期建成后,占卫国帮助引进耐低温、高产量新品种,在村集体示范田开展试种。每周不定期到基地察看蔬菜种植及长势情况3次,现场进行指导。截至目前,占卫国累计开展技术培训46场次,覆盖农户320余人,带动全村茶叶年产值突破100万元,蔬菜种植户均增收达8000多元,用专业技术为茶园河村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政策落地的“践行者”:用脚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为村“两委”班子的“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占卫国始终把政策落地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用“铁脚板”走遍全村每一户,让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为让村民吃透政策,他将医保报销、低保申请、产业奖补等23项政策梳理成“明白卡”,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身边的案例解读政策。去年医保缴费期间,他发现部分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缴费,便逐户上门帮忙操作,还贴心地在缴费凭证上标注了报销流程和咨询电话。
在入户走访中,占卫国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足迹遍布全村每个角落。两年来,坚持“每日走访不少于3户,每月全村248户脱贫户、13户监测户全覆盖”,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详细记录着村民的诉求与期盼。驻村以来,占卫国协助村“两委”落实医保参保率达98%、低保政策覆盖率100%,村民政策知晓率从原来的65%提升至92%,被村民亲切称为“政策活字典”。
困难群众的“暖心人”:用真情架起党群“连心桥”
“驻村工作既要‘富口袋’,更要‘暖人心’。”占卫国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一件件“小事”传递温情,成为村民眼中“比亲人还亲”的驻村工作队员。
监测户陈永刚有两个孩子,去年检查出肝癌,需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一个月进行治疗,妻子也一同前往武汉照顾他。家中有一位70多岁的婆婆,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一上小学,一上高中)。占卫国得知后,主动承担起“课外辅导员”的角色,每周一至周五,早上送小女儿搭校车上学,周一至周四下午接放学后,又辅导作业。陈永刚感动地说:“占教授不仅帮孩子补了功课,更让她找到了学习的信心!”
对于村里的五保户、行动不便的老人,占卫国更是倾注了心血。80多岁的监测户刘大爷年迈多病,出行困难,他多次自掏腰包购买大米、食用油等物品送到家中,帮忙打扫卫生、检查用电、用火安全。
占卫国用实干诠释了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的事迹是我校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自2021年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使命,先后选派7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此次荣获省级表彰,既是对占卫国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学校驻村帮扶成效的认可。
如今,行走在茶园河村的田间地头,茶叶飘香、蔬菜茁壮,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占卫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赋能产业,用真情温暖民心,在大别山深处书写了一名驻村干部的奉献篇章,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黄职力量”。(通讯员:郝如卓 高佳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