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高校携手老社区 共绘城市更新新画卷
2025-10-20 10:04:00
作者:
  近日,武汉市粮道街承载数百年历史的戈甲营社区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社区改造方案汇报会。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师生们,向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展示了他们历时四个月调研完成的四项改造方案,内容涵盖历史文脉延续、公共空间重塑、消防安全提升及十五分钟生活圈构建,接受来自基层的最直接、最鲜活的“人民阅卷”。
  记者了解到,项目始于2025年6月。在社区的支持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师生们深入戈甲营,系统梳理其作为武昌古城核心区的历史底蕴与现实挑战:街巷狭窄、设施老化、公共空间匮乏、人口结构多元、历史文脉隐没,这些真实议题成为学生们最直接的“教科书”。
  在四个多月的实践里,师生们通过测绘街巷、分析社区功能、走访居民、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扎实的调研。团队提出“文脉铸魂、空间焕新、多元共治”的设计理念,聚焦“微改造、精提升”,围绕“七景织文脉,巷陌续新生”主题,规划了从入口文化标识、科举文化展示,到历史建筑活化、文创空间植入等一系列节点设计,让沉睡的历史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方案同样关注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出打造集党群服务、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核”,构建便利的“5-10-15分钟”生活圈,并对沿街立面、晾晒区等进行精细化改造,提升环境品质与文化认同。
  项目全程贯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从居民访谈、共同工作坊到长效运营机制设计,强调多方参与。方案还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实施路径,推动社区实现自我更新与持续发展。
  戈甲营社区王书记表示,学生们的方案兼具专业视角与“烟火气”,真正读懂了社区的历史,听到了居民的心声,为社区更新打开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徐亚琪表示,此次与戈甲营社区的深度合作,是学校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实践,也是书写“以人民为中心”城市更新答卷的有益探索。“让学生们早期就深入真实的城市环境,理解复杂的社会诉求,学会与不同的群体沟通,有助于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培养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感。”(通讯员:郝翠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