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
2025-10-23 09:38:00
作者:
  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思政课堂提质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深刻命题: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边界,推动思政课从“单向讲授”走向“实景浸润”?如何让革命精神从“静态的史料记载”转化为“动态的青春实践”?如何真正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把人生抱负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
  为此,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立足新时代职教学子对沉浸式、实践性教学的迫切需求,紧扣红色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子走进革命圣地,以镜头捕捉红色印记的细节,以心灵对话革命先辈的精神。
  沉浸式学习,汲取红色力量
  2025年9月18日当天,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刘蕊与学生黄子奕、黄欣妍一同前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拍摄学习。踏入纪念馆,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文物、震撼人心的文字,瞬间将师生拉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讲解员引导下,他们驻足“满门忠烈”展区,聆听麻城籍烈士戴家的革命故事:戴克敏27岁蒙冤遇害仍心系革命,在他带动下,全家14人投身革命,11人参与黄麻起义,13人英勇牺牲,父亲戴雪舫、哥哥戴先诚皆在其列。戴家以热血诠释“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的革命初心,是红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英雄壮举的生动缩影。
  在“浴血大别”板块,大家探寻红色政权在困境中发展的历程,感悟大别山精神。黄子奕在“兄妹烈士”展区,盯着程训宣烈士的棉服感慨:“程家兄妹4人皆为革命牺牲,他们舍小家护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一生。”
  参观过程中,2位同学专注如何将历史转化思政课内容,刘蕊表示,希望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深化大家对革命历史的认知,让红色精神融入心灵,同时,将信念与勇气注入专业学习,用专业知识守护祖国大地。
  精准化指导,护航创作提质
  从筹备到后期打磨,刘蕊全程以责任心护航红色创作,带领学生查阅《黄麻起义史》等数十本史料,梳理200余件文物背景,确定“历史脉络+场馆解说词+创作思路”的流程方案,确保同学们带着目标学习、带着思考拍摄。
  拍摄当天,刘蕊细致指导角度调整,提醒“要融合纪念馆的庄严肃穆与周边红色氛围,让画面传递历史厚重感”;商定板块主题时,她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以青年视角讲好红色故事”,鼓励将革命精神与当代职业教育结合,增强作品时代感。制作打磨阶段,更是倾注心血:逐帧审核素材,严格把关画面清晰度与配音流畅度;针对主题不突出的作品,提炼出“天台铁骨”“浩气长存”等核心立意;反复试听背景音乐,确保每处细节都能传递恰当情感,助力同学们打造优质作品。
  持续性传承,延续思政薪火
  此次纪念馆之行,不仅让红色基因在师生互动中“入心入脑”,更将革命历史厚度转化为可供全景三维平台使用的鲜活数据与创意素材,为思政育人开辟了“寓教于行”的鲜活路径。
  思政课堂是一份看不完、走不尽的“行走地图”。未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将继续怀揣红色创作初心,带领师生走进更多革命圣地,用镜头定格红色记忆,用青春讲述红色故事,让更多人看见红色教育的鲜活力量,见证职教学子在传承中成长的青春足迹。(中国教育在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