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重阳,情满山乡。11月1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80名师生志愿者,带着对乡村的深情与责任,奔赴湖北省通山县大路乡余长畈村,开展“情系通山乐享重阳关爱儿童”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他们凭借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为乡村带去了温暖与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聚焦儿童成长,播撒知识种子

上午,余长畈小学的课堂热闹非凡。全国轻工行业技术能手李慧老师以“护眼小卫士”为主题,运用动画演示、互动问答等生动方式,为50名小学生普及科学用眼知识,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眼睛也会“疲劳”,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叶娟老师现场传授伤口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大学生志愿者分组指导实操,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掌握实用技能。红歌串烧环节,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爱国情怀在稚嫩的歌声中悄然扎根。
关爱老年群体,传递温暖关怀
在余长畈村中心大广场,绿康社、南丁格尔社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现场为老人们进行养老护理、老年养生保健指导,并进行一对一的推拿按摩和康复保健讲解,老年眼视光简易筛查和用眼卫生科普,让老人们感受到贴心关怀。

随后,师生志愿者为现场老人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舞蹈《我们都是追梦人》寓意着余长畈村在先辈拼搏下,将顺利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歌曲《简单爱》《东方之珠》《我的中国心》,抒发了老年人从个人生活、美丽乡村建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情怀;舞蹈《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对余长畈村乡村振兴的美好憧憬。演出在全体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达到高潮。失去双腿的脱贫监测户宋某生拉着大学生志愿者的手,表达对党和国家、学校的感激之情,希望志愿者常来。
中午时分,“情系通山,乐享重阳”午宴正式在余长畈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和幸福食堂开席。来自通山的县、乡、村领导,全体志愿者们和300余名余长畈村老人共同庆祝重阳佳节,传承“孝老爱亲”中华美德,弘扬乡村新时代风尚。
深入福利院,延续爱心服务

下午,师生志愿者来到通山县城市福利院,专业教师汪玉娇、漆慧、叶娟为全体护工和部分老人开展老年人康复护理志愿服务,进行健康科普讲座、老年康复运动保健演示、常见养老护理操作演示等。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失能老人照护区,为住院老人一对一开展康复推拿、老年保健和心理慰藉等服务活动,青年大学生的到来,让福利院充满青春气息,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感悟责任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温暖和帮助,也让学生们收获了成长和感悟。大学生志愿者朱某玲来自山区农村,看到乡村的景象,她感慨万千:“我也是来自山区的一名农村大学生,深知乡村的艰辛与不易。这次来到余长畈村,看到这里的美景和淳朴的村民,我好想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某峰同学则深刻体会到国家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他坚定地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使命。我不嫌弃这里落后,反而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持续推进帮扶,共绘美好蓝图
本次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得到了通山县人民政府、通山县民政局、大路乡党委政府、余长畈村“两委”大力支持,以及湖北省纪委监委驻通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孔凡定全程参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下一步,学校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将在校党委领导下,以“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为契机,统筹办学资源,持续发力,助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余长畈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乡村振兴的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通讯员:张烨 冯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