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历时两年 跨学科组队!武汉城市学院这群大学生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
2025-11-19 11:56:00
作者:

  “当时博物馆肯定我们的工作时,我第一感觉是:终于完成了!”回顾这段从大二持续到大四历时近两年的项目,武汉城市学院“荆楚译言”团队负责人许晶晶感慨万千。近日,外语学部22级商务英语专业1班的许晶晶所带领的团队凭借“数智赋能的低级别文物‘发声记’”项目,赢得了云梦博物馆的高度赞誉。

  一次外语学部何利敏老师在上课时,提到“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鼓励学生们多参加学术研究。许晶晶主动报名参加,并积极组建学生团队。许晶晶和同学们发现,许多市县级博物馆的文物静静躺在库房里,鲜为人知。何利敏老师便鼓励他们按照这个思路去开展调研。

  “我是云梦人。”许晶晶解释道,“从小就知道家乡有厚重的历史,但外界了解太少,它们好像被遗忘了。”怀着让家乡文物被世界看见的初心,团队将云梦县博物馆作为首站。许晶晶就在想,“我们就在想,能不能为它们做点什么。”于是几个外语专业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组建了“荆楚译言”这一团队——在荆楚大地上,用翻译为文物发声。

  这两年间,他们如“侦探”般细致调研。那些不被关注的文物,资料少得可怜,常常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年代。“我们就像侦探一样”许晶晶笑着说,“在网上大海捞针,还经常往博物馆跑。”她成了云梦县博物馆的常客,连博物馆的翻新她都一一见证。单单参观博物馆远远不够,许晶晶“鼓足勇气”前往云梦县博物馆拜访馆长。“那是我第一次独自面对馆长”她回忆道,“紧张是难免的,但我知道必须用项目的诚意和准备来说服对方。”一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后,馆长终于点头认可。“当时我就觉得,成了!”

  这支由商务英语专业的许晶晶、莫燕,英语专业的周欣怡,日语专业的李雅雯,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李伊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在此刻展现出强大的协同力量。翻译组的同学精心处理文物名称及介绍;宣传组运营抖音、小红书账号“荆楚译言”,让古老的文物在短视频中“活”起来;设计组的同学则为了一个文创图案能修改整个暑假。

  在确定宣传策略时,团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媒体这条“必经之路”。“我们本来的目标就是宣传,而如今自媒体非常发达”许晶晶解释道,“让低级别文物被更多人看见,甚至走向国际,借助自媒体进行宣传,无论在传播广度还是预算控制方面,都是最优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许晶晶在校融媒体中心所学的技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融媒体中心掌握了许多技能,比如熟练剪辑视频、运用PS修图等,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使账号垂直化,确保流量稳定。”这些宝贵的经验被直接应用于“荆楚译言”抖音和小红书账号的运营中,使得文物知识科普以更专业、更契合平台特性的方式触达公众,显著提升了宣传效果。

  近日,云梦博物馆专门发来表扬信,对团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信中赞扬,许晶晶团队精准完成了馆藏文物的多语种翻译,打破了语言壁垒,通过新媒体平台创新了博物馆文化传播形式,设计的文创产品和研究报告为博物馆提供了宝贵参考。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许晶晶说,“这是我们用专业能力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当博物馆肯定我们的时候,我知道,所有的坚持都值得了。”目前,团队完成的多语种翻译、新媒体内容和文创设计已被博物馆采纳使用。那些曾经沉默的文物,终于通过这群年轻人的努力,向世界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来源:武汉城市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