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同心共绘双一流!武汉科技大学 “沁湖鱼宴”连续11年温情开启
2025-11-21 17:52:00
作者:
  师生齐力,拉网捉鱼,锣鼓喧天,笑语盈盈。11月21日,武汉科技大学迎来建校127周年,第十一届沁湖鱼宴系列活动在该校黄家湖校区隆重启幕。全校万余名师生齐赴鱼宴,共享鱼乐。
  “一二一加把劲,匀匀发力向后拉。”朝阳下的沁湖沿畔,拉网号子铿锵有力。30余名中外学子统一身着栗红绒服,双手紧握粗实的缰绳,一致侧身向后倾斜,协力拉网。一小时的持续努力后,一张长达350余米的渔网渐渐收紧,一目望去,满眼鱼儿翻腾扑跃。平静的湖面开始水花四溅,如一锅鱼汤般“沸腾”起来,引得岸上师生纷纷拍手叫好,跃跃欲试下水捉鱼。
  与往年不同,今年下水捕鱼的队伍中,首次出现校友和教师的身影。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章健宇本硕期间都就读于武科大,已享用了十年鱼宴,今年他第一次与学生捕鱼同乐,与学生并肩站到水边,笑着说:“往年都在岸上当‘指挥官’,今年可得亲自下场,跟你们比比谁的眼力准、手速快!”该校化工学院2000级校友宋合兴挽起袖子神采奕奕,“这几年总是看到母校的沁湖鱼宴上热搜,总想着和妻子一起回来看看!希望自己能捕上一条大鱼!”
  一番激烈角逐后,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姚昌荣捕获一条8.7公斤的大鱼,一举夺得捕鱼王头名。他抱着沉甸甸的“战利品”,祝愿道:“我想用这条大鱼祝福学校建设越来越好,成功跻身双一流。”宋合兴则捕获一只重达9.2公斤的“鱼王”。他高高举起这份沉甸甸的收获,骄傲地说:“毕业二十来年,今天代表25万校友回家,希望全校师生年年有余,万事大吉。”
  创新创业学院教师李胤回味起刚刚的捕鱼经历,感触满满,“捕鱼和做创新实践一样,都需要俯下身,接地气,有温度,亲身体验才能成长。”
  “这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我喜欢和大家一起捕鱼!”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柯海去年参加便取得“十佳捕鱼王”的称号,今年再次夺得“捕鱼达人”的荣誉,“我喜欢武汉科技大学,在这里我收获了特别多中国朋友!”
  大三学生刘川峰动情地表示,从割草喂鱼、日常护鱼,到赶鱼捕鱼、烹鱼品鱼,我们全程参与。这段完整的劳动链条,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对我们而言,沁湖鱼宴早已超越一场简单的美食活动,而是沉淀十一载的校园文化名片,一年又一年的鱼宴让我感受到文化的传承。
  此次捕鱼共收获1.5万斤,每年冬至前后,学校往沁湖中投放草鱼、鲢鱼、青鱼等万余条鱼苗。“我们的沁湖鱼是吃校园草长大的,可以说是真正的生态鱼。”该校黄家湖校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明兴旺介绍道。学校还会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到喂养的过程中来,定期做水质检测,十月底开始每天24小时全监控沁湖情况,保证鱼儿健康成长。
  上午十一点半,该校南园餐厅广场已聚满火热人群。校长吕勇宣布沁湖鱼宴开幕,并为获得“捕鱼王”的学生颁奖。
  该校党委副书记沈季伟在“沁湖鱼宴”开幕式上表示:“我们今年以‘鱼你同心 共创一流’为主题。‘鱼你同心’,是文化传承的基因密码,更是精神共鸣的生动写照。‘共创一流’,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更是全体武科大人的共同追求。我们要以‘向上向美’的姿态,筑牢一流基石;以‘力行力新’的行动,勇攀一流高峰。祝大家年年有鱼,岁岁欢歌!”
  今年是该校首次设立“最美厨师”奖项,对过往一年在菜品创新融合、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八位厨师予以表彰。厨师吴会斌负责学校对外接待的餐品设计与制作,他今年打造的“梅兰竹菊”菜品,以四季风采展现校园韵味,获评“最佳视觉呈现奖”。作为“沁湖鱼宴”的菜品摆盘总设计师,十一年来,他既见证了鱼宴规模的逐年壮大,也亲历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接待的外宾和领导越来越多,学校的学科排名和国内知名度也越来越高。鱼宴作为展现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也对应着更高的设计要求。”为此,吴会斌提前数月牵头策划,和团队选取校园沁湖鱼鲜食材,融合多元菜系特色,搭配西瓜、冬瓜雕刻的创意点缀,两旁“鲤鱼跃龙门”的生动造型,呼应“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
  “等了整整一年,就盼着这一口鲜呢!”“新鲜鱼丸出锅啦!大家排队一个个来!”厨师揭盖吆喝,带着鱼鲜味的氤氲蒸汽渐渐涌入队伍。美食小庙会上,排队长龙蜿蜒数十米。大厨们各显神通,巧手搓鱼丸,快刀削鱼面,现场菜肴精致别样,吸引围观师生拍照晒图。法学与经济学院学生谢维佳、王萱琦排队半个小时,只为集齐“沁湖鱼宴隐藏菜单”,“高中时就很羡慕武科大的学生,今天亲自来体验,满满参与感。”
  “共”绘“双一流”,鱼宴亦课堂。主干道旁,学生社团搭起百米“双创长廊”,创意鱼形剪纸、自制环保创意书签、巧答诗词飞花令……十一个学生社团联合出动,将“双一流”硬核成果转成手可触、心可记的节日文创。
  据悉,该校还将制作三万多份鱼肴,全校师生于11月24日可在学校餐厅里花费一分钱领取品尝。(通讯员:徐湘颖 余蔓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