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湖北省《“双百”科技赋能工程方案》,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考核工作,11月21日至22日,武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詹河焰、党委副书记幸福堂、工会主席左宗文等一行14人,赴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村——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调研指导专项帮扶、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并慰问学校驻村工作队队员。

11月21日,学校调研团队在秭归县副县长张浩、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龙的陪同下,走访调研了湖北省《“双百”科技赋能工程方案》科技结对共建单位——秭归县果茶发展中心、屈姑国际农业集团、维楚云仓物流基地和果乐迪NFC果汁加工厂,深入了解秭归县柑橘产业深加工、产业链构建及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情况,并结合专业领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今后签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奠定坚实基础。

11月22日,学校调研团队来到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看望学校驻村工作队成员,并举行了校村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穿心店村党总支书记李刚对学校长期以来开展的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穿心店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成效、当前面临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在学校的帮助下,穿心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希望学校在未来能把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引到村里,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村子的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海鹏汇报了驻村三个多月的工作开展情况。他介绍,工作队通过多次开展“五访五看”走村入户工作、落实乡村振兴补贴资金、实地考察乡村各类产业项目建设等举措,坚持拓展资源与发展产业有机互促,极大地提升了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他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策划宣传、优化道路交通等问题与调研团展开了交流讨论,并表示未来将持续与村两委齐心协力,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穿心店村的振兴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宋盈滨副教授则结合穿心店村农耕特点、村情文化和前期多次带领学生团队实地考察调研的情况,围绕“内容介绍”“设计形式”“场地分析”“方案设计”四个方面,系统讲解了穿心店村“共享菜园”整体规划方案。他指出,“共享菜园”是一种集土地、资源、劳动和成果共享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模式,融合了共享经济概念与传统农业实践,能满足家庭“自然教育”、大众“文化体验”和学校“劳动教育”需求,可产生显著的社会效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来是走‘亲戚’的,这里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詹河焰对学校驻村工作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学校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扎实完成各项既定任务,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针对学校驻村工作队下一步的工作,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熟练掌握相关政策、吃透村情民意,找准工作发力点;二是要加强谋划,积极主动和当地政府对接,扎实推进既符合上级政策导向,又能切实服务于本地发展需求、村民期盼的项目;三是要加强协调,充分利用好学校学科专业、人才资源等优势,强化帮扶责任,提升帮扶质效。

会上,大家还就年终学校消费帮扶方案进行商讨,并计划集中采购穿心店村农产品。
当天,调研团队还一同参观了学校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基地及圣天庄园茶叶加工车间,深入了解茶叶的加工生产程序;实地考察了“共享菜园”规划场地,并针对建设布局、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调研期间,左宗文带领分工会成员一行还参观了屈原祠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调研了九畹堂村柑橘种植基地、穿心店村蔬菜基地等。

近年来,武汉工商学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科技赋能、教育协同、红色研学、劳动实践与消费帮扶等多元路径,精准助力穿心店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与秭归县的战略合作,全方位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为秭归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通讯员:许依平 芮雨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