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优秀思政案例“解密”:“小社团”如何写好实践育人“大文章”
近日,湖南省高校第一批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名单公布,湖南信息学院《探索“一核双螺旋”培养模式,打造实践育人“样板田”》案例成功入选。该案例系统总结了学校依托“兄弟连”学生社团,历时15年探索形成的特色育人路径,为湖南省高校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兄弟连”学生社团成立于2010年,为何这个小小的社团蕴藏着大大的能量?他们是如何写好这篇实践育人文章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密。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双教育融合赋能
晚上,走进“兄弟连”社团,总能看到指导老师和学生谈心聊天的温暖一幕。这支队伍很有来头,他们首先都是党员教师,毕业后留校工作,且学生时代曾是该社团的一员。
原来,学校为落实“学生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理念,将党支部和团支部建在连上,在社团构建起了由校党委牵头,部队退伍军人、一线思政教师、团学青年骨干共同参与的“思政雁阵”。每年党委书记、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为社团学员上一堂思政金课,深受学生喜爱,这已成为社团的一种惯例传统和独特文化。
“我们依托功能型党、团支部,常态化开展主题党团活动和志愿服务,红色研学可以就近走进杨开慧故居、任弼时故居,志愿服务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沙马拉松,我们还组建了党史宣讲团和国旗护卫队,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让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武装部部长陈强说。
学校副校长黄涛介绍,“兄弟连”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锤炼了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这是“行为养成”螺旋。另一方面,我们又将这种纪律养成融入到思政教育中,通过理论学习和价值引领,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为何而学、为谁而战,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到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中,这是“思政教育”螺旋。双螺旋彼此支撑、协同赋能,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据统计,“兄弟连”学生在入连后人人撰写入党申请书,15年来有300余名学生发展成中共党员,入党比例达20%,高出学校平均16%。留校毕业生队伍中,近30人次获评“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以准军事化管理为基石,全方位保障支撑
在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中,“兄弟连”毕业生邹彬(化名)作为某方阵队的一员,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回溯其成长轨迹,大一时在“兄弟连”的系统培养下,取得了“四会”教练员证书,并成为了一名军训教官,这些经历锤炼了他的军事素养与报国信念,为日后投身军旅、报效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筑牢育人根基,“兄弟连”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该体系以“连—排—班”三级准军事化管理架构为核心,通过严格执行《兄弟连手册》,将军营作风融入日常,同步锻造学生行为规范与意志品质。
学校还积极拓展“军—地—校”协同育人路径,组织学生走进湖南省军区及周边驻地部队,通过观摩学习、参加军事日、与现役官兵同训同住等深度交流,将校园内的“准军事化”与真实军营生活对接,有效拓宽了国防教育的实践维度。同时,学校每年持续投入专项资源,在硬件设施、文化建设与多元培养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保障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兄弟连”已成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关键载体,累计培养了1000余名“四会”教练员,每年承担本校军训任务,有效解决了区域国防教育军事教官短缺的难题。在社团的感召下,100余名学生参军入伍,占全校应征入伍学生60%以上。近年来,“兄弟连”先后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湖南省高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等荣誉。
在服务奉献中锤炼本领,彰显时代价值
2023年5月1日,“兄弟连”与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在吐鲁番市洋沙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文化润疆”的教育援疆活动,捐赠50余万元为该校建成了一间高标准现代化的多媒体智慧教室。这一场跨越7个省份,行程3300多公里的活动,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
在服务社会与奉献国家中实现价值,是“兄弟连”育人模式的又一突出亮点,从省内到省外,从内陆到边疆,从平原到高原,“兄弟连”的足迹不断延伸,在祖国大地上好了一堂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多年来,“兄弟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精准扶贫中,3年3次奔赴湘西花垣县芷耳村,捐赠物资90余万元,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时代意义;在乡村振兴中,志愿服务覆盖长沙、益阳、衡阳、常德岳阳、邵阳等地,为乡村学校带去了100余万的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条件,真正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
如今,“兄弟连”社团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80万小时,服务对象超10万余人,已成为湖南高校一张闪亮的“志愿名片”。这些有温度、有深度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奉献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中锤炼过硬本领,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最深刻的思政课在祖国大地,最坚实的成长在奉献之中。在广阔天地中读懂国情民情,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路径。”“兄弟连”社团负责人刘旦说。
经过15年的探索实践,“兄弟连”先后获评“全国百佳公益社团”“湖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湖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湖南省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其经验已被青海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长沙商贸职业中专等8所院校借鉴推广,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面向未来,湖南信息学院将持续深化“兄弟连”学生社团“一核双螺旋”育人模式,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深度与广度,着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源:湖南信息学院 通讯员:郑佳豪、陈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