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取二十四式,编成《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是最具特色的传统运动养生功法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体语言,其历史源远流长。太极拳盖取法于《易经》阴阳动静之理,盈虚消长之机。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从始至终都贯穿着“阴阳”和“虚实”,其运动作势,圆活如环之无端,循环往复。太极拳通过形体导引,将意、气、形结合形成一体,使人体精神和悦、经络气血畅通、脏腑机能旺盛,以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太极拳功法特点:体松心静、柔和缓慢、连绵不绝、圆活自然和协调完整。练功要领:心境神宁,神形相合;松静圆润,呼吸自然;以腰为轴,全身协调;步法灵活,虚实分明。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太极拳教学有二十多年历史,百人太极拳比赛有十多届历史,太极拳运动已经深度融入至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当中,融入至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当中,融入至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当中,融入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当中。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传承普及太极拳运动。
左一:张灵 居中:黄幸
右一:钦子洛 中后:李权
“二月杏花犹未放,一春分外觉寒多”春分已至,万物发陈,雨寒交替;当顺应春气,养阳护道,天人合一。
来看看蓬勃向上的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队训练情况。
体育保健队彭婵老师
正在耐心教学,并进行功法带训
运动员在压腿练习
双人拉伸练习
屈膝抱球
下势独立
项目简介:
《传承的力量:传统功法进校园》坚持“传统保健体育特色发展”的方向,突出体育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广泛宣传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023年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队,由芦淞校区35名学生和云龙校区30名学生组成,分别组建了两支教练团队,芦淞校区为彭婵、任建立和廖梦婍等3名老师负责,云龙校区是刘毅、杨磊明和沈婷等3名老师负责。自3月初进行了运动员试训选拔工作,3月12日开始第一阶段专项体能训练,4月1日进入第二阶段功法项目训练阶段。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员:刘毅 彭婵 罗湘丫 杨承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