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铸湖湘匠心 育时代匠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构建“产教创”融合共生新生态,培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04-11 09:38:00
中国教育在线湖南站

  近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动大学生创业作为事关湖南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落细落实“七个一”举措,更好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湖南在新时代背景下,努力把湖南打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热土的决心。

  近年来,在三湘大地的职业教育版图中,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为双引擎,奋力谱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篇章。学校探索建立了完善的产教融合机制,将课堂“搬”进企业、让企业“入驻”学校,深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等多链融合,打造特色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同时,学校全力打造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机制创新:政策引领,校企联动

  湖外通过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标准-评价”一体化保障体系,制定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及质量标准,明确校企合作的流程规范与激励机制。学校深度融入产业格局,加入长沙市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联合体,与全国跨境数字贸易、网络安全、康复治疗等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合作,推动专业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围绕湖南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2024年输送高技能人才2887名,共建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1个,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形成“专业-产业-教学”良性循环。

  平台拓展:实训赋能,实践育人

  目前学校已构建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和科研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并与企业携手共建5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7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践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跨境电商“产教一体”校企合作生产实践项目表现突出,获省级立项,通过真实业务场景训练,极大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产业学院新模式,目前已建立大数据技术产业学院、天合新媒体产业学院两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学校全力搭建具有战略意义的校企合作科创平台,积极探索科创赋能,打造“学科+未来产业”模式,先后建立“语言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和 “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学校专业资源以及企业优势,开展深度科研合作,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更是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面向“高精尖”科技前沿产业、老年康养产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已与中电科、深圳爱倍力等国内市场头部企业,日本万叶之杜福祉会等国际知名行业头部机构,共建行业人才培养体系此外,学校关注并积极参与“低空经济”领域,与加拿大航空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定向培养飞行技术专业人才。

  强师育人:双师驱动,国际接轨

  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中,学校实施“分类分岗”教师培训,与湖南广电、远大科技等名企共建“双师型”基地,分批派送教师赴合作单位进行深度学习与实战锻炼,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与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导向与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将最新的行业知识、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融入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课程达23门,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4本。针对“一带一路”需求,学校改革非通用语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义乌创业基地为抓手,通过“访企拓岗+订单培养”等方式转型育人模式,形成了国际化外语外贸人才培养新范式。

  激发双创活力 打造人才成长“新引擎”

  基地孵化:全链条支持,项目落地生根

  2020年,学校创建了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近年来先后获评省级、市级示范基地。基地始终坚持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实践性+示范性+专业性”为特色,以教育培训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孵化-培训-服务”一体化创业孵化平台。截至目前,基地共计孵化创业项目30余个,其中5个项目已注册公司,涵盖大数据、金融、护理、电商、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突破,结出累累硕果,取得近30项荣誉。《智慧校园-WeLink小程序》项目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产业赛道湖南省一等奖;《丝路行·中阿情——Tik Tok中东板块新使者》项目在首届语言服务类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社会组一等奖。

  课程融合:四维联动,培养创新基因

  学校结合办学特色,通过“四维”举措,有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致力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是构建“思创专劳”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为核心,融合《工程训练》《外语应用技能》等课程,形成“思创专劳”融合课程群,通过项目实践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实施分层递进的实践环节。针对大一至大三学生设计“普及-提升-转化”三级实践路径,结合创新创业大赛、产教融合项目实现成果转化。三是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深化校企合作,联合产教融合学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完善孵化基地“场地+资金+导师”支持体系。四是健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采用“课前质疑+课堂表现+知识掌握+课外实践+成果级别+撰写答辩+感悟体会”等多维度评价方式,降低人为主观意愿评价比例,依托信息化系统实现全过程评价。

  展望未来,湖外将紧密围绕湖南“三高四新”宏伟蓝图,不断优化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和创新创业孵化模式,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放合作为路径、党建引领为保障,构建“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教学链服务创新链、人才链赋能发展链”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努力探索应用型大学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更大的湖外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