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系巡礼丨尚德励学 筹策济世——经济与管理学院欢迎你!
2024-05-21 09:12: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院长寄语

  在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将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态度和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融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于一体,致力于培养产业精英、贡献经管学术新知、共创永续发展。欢迎报考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我们一起携手共筑尚德励学之基,共行筹策济世之举,为建成根植于中国土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经济管理学院而努力。

  01 学院本科专业

  学院设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7个专业。

  02 学院总体概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以特色优势学科为牵引、经济与管理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学科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正朝着根植于中国土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经济管理学院阔步前进。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系3个系,灰色系统研究所、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等14个研究所,以及能源软科学研究中心、智能决策与数字化运营等10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学院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1个工程博士授权领域,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撑学科,1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1个国家人社部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7个本科专业(除1个新增专业外,其他6个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03 学院特色介绍

  师资力量雄厚,创新团队引领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5人,其中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44人,副教授6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专任教师中,70余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人才计划,1人入选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13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13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1人入选江苏省社科英才,2人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7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14人入选学校“长空学者”计划。

  创新团队引领——“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工业与系统工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灰色系统理论”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中国员工管理研究”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人才服务平台”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

  科研成果显著,教学成果丰硕

  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140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50余篇入选ESI前1%高引论文或前0.1%热点论文;10余人次入选科睿唯安、爱思唯尔、斯坦福全球高被引学者等榜单;UTD24国际商科顶级期刊实现连续突破;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人文社科奖40余项。

  教学成果丰硕——建有国家一流课程7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6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江苏省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省部级重点教材23部;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

  校企协作深入、国际合作广泛

  校企协作深入——学院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立先进制造与智能决策、可持续能源系统等6个交叉“主题创新区”,年均发布科创项目90余项,做到专业学生全覆盖;依托中国商飞、成飞、吉利、阿里、中信证券等建立14个校企协同育人平台、36个实习基地;依托欧盟Erasmus+项目等,资助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捷克斯柯达汽车大学等开展境外研习。

  国际合作广泛——学院邀请外籍专家来学院讲学近300人次,开设国际课程60余门,主编两本SCI英文期刊;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等大学及国际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留学生来自于全世界26个国家;主办的灰色系统、INFORMS SERVICE、GDN等系列会议已成为国际品牌会议。

  双创成果斐然、就业前景广阔

  双创成果斐然——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清华IE亮剑”、“创新创业”等国赛中摘金夺银35项,涌现出团十八大代表、团十九大代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宣部全国百名“最美志愿者”等一批先进个人。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做法被《人民日报》、《东方时空》、《中国科学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就业前景广阔——学生在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东方航空、华为、中兴、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交通银行、中信证券等航空航天、互联网头部、银行证券等多个领域广泛高质量就业;每年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60余人次;每年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50余人次;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率近50%。

  新文科创新培优班

  为加速新文科人才培养进程,学院依托江苏省优秀生源直招(2023年招生江苏省内1500名)及面向全校选拔,采取“2+2”学制(前两年大类培养,后两年专业培养),组建新文科创新培优班。通过导师制、科创制以及学生管理小班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方式国际化、学习方式研究化的“两制四化”培养模式,践行学科专业知识融会、校企育人渠道融通、教科内涵方式融创、中外文化价值融合的“四融”培养理念,构造南航经管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01 导师制

  学院为每位创新培优班学生选聘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经济与管理学院杰出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实施“一对一”学业导师精准指导。学生在本科阶段全覆盖参与导师团队科研项目、科创赛事、学术会议以及其他科创活动。学院为每间培优班学生寝室聘请校内党政干部、学术新锐以及行业精英担任导师,实施“一对四”寝室导师多维帮扶,学生可享有考研考公、评优评奖、学生工作、实习实践以及其他多方面的政策指导。

  02 科创制

  创新培优班实行全体系科研训练计划,由学业导师和学生共同量身定制科研计划。学院下设6个主题创新区、年发布科创项目90余项,面向培优班实现科研项目全覆盖;学业导师常态化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省部级赛事,面向培优班实现科创赛事全覆盖。

  03 学生管理小班化

  创新培优班每届40名(高考直招+入校选拔),学院配有专任班主任、辅导员,实行小班化管理。

  04 培养方案个性化

  创新培优班采取个性化培养方案:大一学年“首抓核心基础课程”;大二学年“聚焦专业前沿课程”;大三学年“注重科研小班讨论”;大四学年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攻读“硕博连读”计划、“直博”计划,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同时,学院引进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教授开设《前沿讲座》、《学术论文写作》等高阶课程。

  05 培养方式国际化

  学院为欧盟Erasmus+TEUL校企合作项目的中方首席参与单位,常态化开展“国外研学”项目,创新培优班学生可优先参加;同时,可优先推荐新加坡国立大学 3+1+1 本硕连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硕士双学位、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硕士双学位、法国里尔管理学院硕士双学位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学习成绩优异者可优先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

  06 学习方式研究化

  学院建有成飞-南航等14个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南航-昌飞应急救援联合实验室等13个实训平台,配有互动研讨型实验室、云桌面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学术研究场地,培优班学生可常态化参加“院长开讲啦”、“芳华书汇”、“新知论文工作坊”等科学研讨活动,学院对培优班学业优异、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或创新创业成果突出者进行特别奖励。

  04 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网站:http://cem.nuaa.edu.cn/

  咨询电话:025-52119820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期待与你共赴星辰大海

  欢迎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期待与你一同逐梦远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