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河海大学:河海邀约丨土木与交通学院
2024-05-22 12:54:00
河海大学

  河润万物,海纳百川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突出的学科优势

  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国际化的教育视野

  这里,就是河海大学!

  今天,小编带各位学子走进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一起来看看吧!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设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建造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综合实力雄厚,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设立的“结构部”和“路工学部”。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我国土木巨擘茅以升先生任校长,促进了河海土木学科的发展。土木工程学科目前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和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岩土工程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土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道路与交通工程),硕士点7个(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土木水利、交通运输)。2018年起,土木工程专业跻身全国A++专业行列(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最高等级,全国7家,除河海大学外均为985高校土木专业)。学院已成为我国高校中重要的土木与交通教学和科研基地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214人,其中正高49人(青年教授5人),副高72人(青年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50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支,“黄大年”教学团队1支,江苏省“双创计划”创新团队1支,“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支、名师1人”,江苏省领军型人才团队1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支。

  厚土菁木,交融通达

  建设大土木,服务大交通

  学院下设2个系、9个所和1个实验中心,包括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路面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建筑与景观研究所、土木与交通工程实验中心。拥有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建(构)筑物裂缝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沪宁)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交通基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钢桥结构安全与铺装技术工程中心、南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

  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从事如结构工程(工民建、水利工程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土动力学与防灾减灾等)、桥梁与隧道(桥梁、地下隧道等)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交通工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从事如道路与铁道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毕业生可到与专业有关的设计院、研究所、高等院校、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投资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教学等工作。智能建造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多学科背景下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具备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胜任土木工程领域的智能设计、数字建造、智慧运维、信息化施工等。

  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72人,硕士研究生759人,本科生960人,留学研究生79人。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均高质量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教师牵头建设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土木工程课程群)、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入选国家首届教材奖1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获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5部。近5年来,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2人,还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4篇,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123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个。

  学院近六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11项,科研经费3.37亿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4项,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奖项5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085篇,申请发明专利1063件,授权发明专利637件,出版学术专著27部。研究成果成功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

  ▲赴法国里尔大学交流学习

  拥有院际合作院校3个,院际合作项目2个;国际联合发表论文57篇;教师海外组织、刊物、国外大学任职5人;有一年及以上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88人,外籍河海学者4人。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加强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西澳大利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持续合作交流和共建。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年会;参加国际本科生竞赛获奖11项;招收培养境外留学生69名;长期国家公派研究生38人;资助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62次。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银奖

  学院本科生近年来获得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可持续结构赛总决赛冠军、亚军各1项,美国全美大学生岩土工程挡土墙赛亚军1项,加拿大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钢桥总决赛综合亚军、季军各1项,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赛区)挡土墙赛、可持续赛、挡土墙赛、交通赛、钢桥赛、论文赛共计冠军7项、亚军4项、季军10项、团体季军1项,其中挡土墙赛今年实现三连冠(2022年、2023年、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等国际奖共25项;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冠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冠军)、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创新实践竞赛特等奖(冠军)、全国“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奖200余项(一等奖及以上超40%)。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11项(2014年起始终蝉联)。

 

  ▲2024年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赛区)挡土墙赛卫冕实现三连冠(2022年、2023年、2024年)

     

  ▲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冠军

  

  ▲获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可持续赛总决赛冠军

  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品牌文化”等五个方面大力推进学院文化建设。学院秉承茅以升先生“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工程教育理念,通过“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作品,实地勘测并建成学校首座公益桥,充分展现土木学子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制作河海大学离休教授周氐先生的访谈视频,记录老一代河海土木人的奋斗故事,弘扬他们培养国家栋梁过程中的责任担当,传承他们为国育人的使命情怀,彰显学院文化传承精神。

  

  ▲获2021、2022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工程教育学生奖)

  学院注重积淀、凝练特色、深化内涵,打造“砼”文化,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校内外资源,开展土木交通大讲堂、土木交通微讲堂、砼飞讲堂、砼优管培、土木交通青年说等特色活动,组织“奇思妙想”结构设计大赛、土木开放日活动。打造“指尖上的蜕变——情系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传承红色薪火,情系退伍老兵”三点红养老志愿服务项目。

  

  ▲青年志愿者协会

  

  ▲土木开放日

  学院积极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推进“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教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大国工程调研、党史学习研究,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观赏红色电影等活动,传承发扬红色文化,提高师生德行品质素养。举办“砥砺奋进跟党走 逐梦前行新征程”朗诵大赛、第五届“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平语近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朗诵比赛、“坐以论道,辩以明思”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善于表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土木交通青年说”“土木与交通大讲堂、微讲堂”“土木开放日”等品牌活动,提升学院文化认同感。此外,还举办“奇思妙想”结构赛、“炫科技,彩文化”视频制作大赛、“新砼学”短诗创作比赛、校园摄影大赛以及篮球赛、拔河比赛等精彩赛事,彰显土木学子的风采,深化学院多彩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打造“互联网+新媒体”模式,结合学院官网、“HHU青春土木”公众号和视频号、Bilibili视频号、“饕客”电台等网络平台,突出多元化,加强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健康驿站建设,因地制宜建好职工群众的服务平台等“硬件”及“软件”设施,为学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先后与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上海宝冶南京分公司、苏交科、中建五局、中建安装等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达成校企双方共赢的目的,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配置优化,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此举加强了我院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为我院学生规划个人职业道路指明了方向。

  土木工程贯穿岩土、结构、桥梁隧道、防灾减灾、市政等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与新材料的融合将为未来城市带来崭新面貌;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引领智能城市的发展;而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则将开启生态城市的新纪元。河山有多广袤,我们的建设空间就有多大;天地有多宽广,我们的事业舞台就有多广阔。而交通工程作为一个新兴而充满生机的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交通出行的智能化、运行管控的全局化以及信息服务的普及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里,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热土,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学科竞赛还是国际交流、创新创业,我们都致力于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好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中国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超级工程展现出中国速度和智慧。在2024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够不负韶华,实现自己的梦想!期待着金秋九月,与你们在河海校园相见!加油,同学们!河海土木与交通诚挚欢迎你的加入!

  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

  赵海涛 教授

  学院网站:https://ccte.hhu.edu.cn/

  咨询电话:025-8378-7185

  联系人:韩老师

  

  土木与交通学院公众号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愿怀揣激情与梦想的你们

  乘风破浪,金榜题名 

  与河海相遇,让梦想启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