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省教育厅202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改革计划,全省共立项建设30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扬州大学获批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通过搭建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培养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科学家。
汉语言文学(师范)
(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专业
文理兼招
历史类招生代号:138104
物理类招生代号:138124
汉语言文学(师范)(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专业依托江苏省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设立,全省仅有30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共3个。基地班旨在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实施全员导师制。注重全面提升,全员配备导师,在人格塑造、专业学习等多方面予以悉心指导。
强化经典引领。通过选经读典、开端讲坛、中敏学坛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读深、读透元典,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科研能力。
优化教学模式。配备最佳师资力量。兼顾学科基础与创新意识,在优化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辅助课程(开展专题研究,培养学术意识,训练科研能力)与荣誉课程(对接硕士阶段学习,提升科研能力)。
创造交流机会。每学年将选派部分学生赴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或境外知名高校研学、交流。
享受政策倾斜。该班在保研指标、评奖评优、出国访学等方面皆享受政策性照顾。
强化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扎根中华大地,增强使命责任,培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依托师范底色,注重经典引领,优中选优,着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造就一批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学术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卓越教师。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数字文献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科学思想史。
物理类招生代号:138140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实施科教协同、产学合作育人战略,强化学科交叉培养、跨界培养、国际化培养,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和名家的引领,落实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造就一批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有潜力成为在化学及与相关或交叉领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杰出自然科学家。化学拔尖基地,依托扬州大学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江苏省优势学科A类进行建设。
实行“三化一制”人才培养体系,即“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导师制”;实行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培养具备宽厚而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化学及相关领域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科学人才,造就一批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有潜力成为在化学及与相关或交叉领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家。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基础化学实验I、基础化学实验II、综合化学实验、实践与创新实验。
目标实现100%升学,其中80%选择国内高校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并成长为相关专业领域中的优秀人才。另有20%的同学通过国外名校的申请,毕业后赴美国、日本、韩国等进一步留学深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