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石鑫 宋怡静)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这所2016年成立的公办高职院校,短短数年,便在职业教育领域崭露头角。据“金平果”2024—2025高职院校排行榜显示,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位居全国67个航空装备类专业高职院校第5名。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突破85%。航院众多学子在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涉航央国企、大型航空公司和机场开启职业生涯,累计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输送技术骨干5000余人。学院始终秉承"特色发展夯根基、开放发展拓格局、协同发展聚资源、创新发展求突破"的办学理念,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突出专业优势、完善就业体系等系统性工程,成为众多学子向往的航空人才培养高地。
一、全方位打造航空人才培育高地
1、长三角最大航空实训基地
作为航空职教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学院现担纲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曾连续多年担任全国航空教指委无人机应用专门委员会主任单位,目前担任通用航空技术专门委员会主任单位。学院紧抓“教育强国项目”机遇,持续加大校内实训场地投入,推进二期实训车间改扩建项目,加快与国产大飞机C919中航工业等核心供应商共建国家级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进度。在实训体系构建方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在真实的A350飞机上开展CCAR147实操培训;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能操控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上空挥洒汗水;空乘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波音737模拟舱里接受从标准服务程序到紧急撤离处置的全场景训练。这种“真设备、实场景、全流程”的育人模式,确保学生毕业即达行业适岗标准。
2、校企紧密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
学院构建起覆盖航空产业链的百企合作网络,通过联合市委、市政府举办校企合作集中签约仪式、牵头成立“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促进会” 等方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学院成功加入6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全国工业无人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全国智慧建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以及“全国北斗导航智能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学院通过成立“大飞机班”“东航乘务优选班”“东航机务维修班”等30多个定向班、冠名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3、航空特色显著+教学成果丰硕
目前学院是全国航空类专业开设数量最多、覆盖最全的高职院校,21个涉航专业中,19个排名江苏省第一,所有专业都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空中乘务专业群获批江苏省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
无人机测绘技术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和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建设,4门课程成功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第二批在线精品课程。2023年,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赛项中荣获一等奖,为当年江苏省首金。
二、全链条紧扣航空产业发展脉搏
1、无人机应用技术:区域产业创新的助推器
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已成为热门领域。学院牵头制定了全国职业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及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其编著的《无人机结构与系统》入选“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多旋翼无人机驾照,提前为就业加码。该专业学生组建的航拍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多次承担大型活动航拍任务,通过空中视角为观众带来高质量视觉呈现,充分展现专业实力。2024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超60%的学生进入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从事物流航线规划、航拍测绘等工作,起薪达1万元/月,资深技术人员年薪可达15万元以上。
2、空中乘务:塑造航空服务人才的摇篮
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覆盖航空服务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航空服务礼仪、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民航服务英语等核心课程。学院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东部机场集团建立紧密校企合作关系,且毕业生升空率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遥遥领先。学生通过模拟舱实训、航司定制化培训等实践,系统掌握客舱服务全流程操作规范,同时培养国际化服务意识和跨场景沟通能力。在2024年校招中,超50%的空中乘务学生被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头部航司录用,平均年薪可达12万元以上,同时该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保持100%,展现出强劲的就业竞争力。
3、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填补行业人才缺口
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专业群作为学院的校级重点专业群,聚焦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研发与工程应用。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复材成型工艺、精密加工技术等核心课程,毕业后主要进入航空制造与装备制造领域,在航空精密锻造、航空复合材料成型及航空产品3D打印等岗位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航成都发动机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为代表的重大装备制造业、航空工业、船舶制造业、军工业、铁路机车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纷纷抛出橄榄枝,为航院学子提供起薪10万元及以上的岗位,目前2026届毕业生也被企业提前预定,展现出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可。
三、全过程保障学生职业发展
1、军事化管理锻造职业素养
学院将半军事化管理深度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全流程。每日清晨组织集体晨跑,强化体能训练;严格执行内务标准化检查制度,培养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一管理模式旨在通过规范化训练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生活作风和职业习惯。空乘专业构建了特色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设置职业形象塑造、民航服务礼仪、茶艺文化实训等课程模块,从仪态管理到文化涵养开展系统化培养,实现服务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2、“双证”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院构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轨融通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模块与行业资质认证的深度对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资质的同步提升。学院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点和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鉴定点,建成了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面向无人机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无人机综合应用技能培训。以空乘专业为例,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乘务知识,还要同步考取安检员、急救员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为例,学生在掌握飞机维修知识的同时,还要争取参加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培训,取得CCAR147培训证书,让自己赢得先机。
3、多种升学渠道成就学生自我发展
学院与多所本科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了畅通的升学渠道,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起本”项目。学院高度重视专转本升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涉航专业毕业生成功升入本科院校,专转本升学成功率稳定在35%以上,效果显著,让更多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继续追逐梦想,也让更多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增添了有力的筹码。为满足学生深造需求,学院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赴韩国白石大学、庆南大学访学,并帮助学生申请留学事宜。此外,学院正与马来西亚汝来大学和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洽谈飞机维修、机械自动化工程专业的深度合作以及专本硕博一贯式联合培养事宜,正在参与共建哈萨克斯坦低空经济技术产业研究中心项目计划,探索“2+1”职教出海人才培养机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