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9月16日,在铿锵激昂的合唱声中,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正式开讲。这堂以“信仰的接力:从烽火年代走来的青春之光”为主题的课程,创新邀请四位退役大学生士兵担任主讲人,以“青春”对话“历史”,为全场师生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和平来之不易,信仰弥足珍贵。纪念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奔赴未来。”课程伊始,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江星以一段深情而有力的开场,将师生们的思绪引向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作为一位转业军官,他的讲述融入了军人特有的真挚与厚重,瞬间点燃了全场氛围。
紧接着,主讲台成为了青春报国誓言的接力站。四位刚刚脱下军装的学子依次登场,将厚重的抗战史与鲜活的个人从军经历紧密交织。
“28次夜岗”与“永不低头的脊梁”:退役女兵罗雅婷从“九一八”的警报声讲起,对比抗战先辈的坚守与自己28次独立承担午夜哨位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尊严是永不低头的脊梁”。
“300公里拉练”与“必胜的信念”:吴志东回顾卢沟桥事变,结合自身在300公里野外拉练中拼到极限的时刻,深刻阐释了“胜利靠的不是武器,而是深入骨髓的必胜信念”。
“一双磨破的战靴”与“持久的毅力”:吴兆航展示了自己一双鞋底近乎磨平的战靴,以相持阶段的抗战精神,类比无数次长途奔袭中对“再坚持一步”的体会。
“阵地上的生日”与“守护的意义”,宋嘉豪则分享了一次在演习“阵地”上度过生日的经历,从抗战胜利谈到和平守护,动情地说:“我们守护的不只是一片山地,更是身后千家万户的安宁。”
讲述过程中,会场时而寂静无声,时而爆发出热烈掌声。许多同学的眼眶微微泛红,笔尖飞快地记录下这些跨越时空的共鸣。课程尾声,全体师生自发起立,挥舞着手中的国旗,齐声高唱《强军战歌》。“不惧强敌敢较量……”嘹亮的歌声汇聚成青春的誓言,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这既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也是一次成功的青春动员。它通过“身边人讲历史、身边事映精神”的沉浸式叙事,让书本上的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可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