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一堂精彩的艺术思政大课——原创舞台剧《杂交水稻之母》在南昌师范学院精彩上演。该剧为中国科协、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联合宣传关于2025年“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活动中的立项剧目,由南昌师范学院出品并联合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农科院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共同推出。校党委书记王金平,校长杜建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章新建,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高翔,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剧目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的颜龙安及其科研团队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颜龙安院士从少年立志学农,到投身杂交水稻研究并最终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的非凡历程,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无私奉献精神。
参与演出的音乐舞蹈学院师生一拿到剧本,便被颜龙安院士的事迹所感动,他们通过研读人物背景、剧本围读、刻苦排练,不断深入体悟角色情感、深刻打磨作品内涵、生动刻画人物形象。舞台上,演员们以富有情感的语言,将颜龙安院士在科研道路上遭遇的困境与突破娓娓道来,用柔美而坚韧的肢体语言,将“用体温呵护种子萌发”的经典场景演绎得既富有诗意又深入人心。
《杂交水稻之母》的成功创演,是科学家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它以温暖深情的形式,通过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帮助广大师生深刻感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勉励广大师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将科学追求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激励广大师生瞄准前沿、勇攀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饰演颜龙安院士的音乐舞蹈学院青年教师牛海龙表示,接到这个角色任务时,既激动感慨,又深感责任重大。为更好诠释颜龙安院士这一人物形象,我不仅大量查阅了关于他的资料,还特意登门拜访院士本人,面对面取经学习,力求贴近他的精神风貌与人生经历。通过舞台演绎宣传像颜龙安院士这样的中国科学家,对我而言更具特殊意义。这不仅是一次角色塑造,更是在践行责任——用艺术的方式传递科学家精神,让更多人了解科学家们的坚守与奉献,这也是我参演这部舞台剧最大的价值所在。
饰演颜龙安学生小李的2022级音乐学本科1班班长熊迅表示,参演舞台剧《杂交水稻之母》让我收获满满。当我穿上戏服,站在舞台上,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并肩战斗。我真切体会到他在稻田里反复试验的艰辛,感受到他面对挫折时的执着与坚韧。从前只知粮食珍贵,如今更懂每一粒米背后,是科研工作者用坚守与热爱浇灌的希望。这次参演不仅是一次舞台表演,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热爱,是为理想倾尽全力,让我对“责任与奉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25级音乐学本科1班的岳梦洁同学表示,看完舞台剧《杂交水稻之母》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颜龙安院士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要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家精神,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演出结束后,观看演出的领导嘉宾与参演师生进行交流指导并合影留念。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学生工作处)、团委、科研处有关负责同志,音乐舞蹈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各学院师生代表600余人观看演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