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VR/AR产业博览会于10月19日至20日在南昌举办,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在A4-16展区系统展示协同育人与前沿科研方面的最新突破与成果。展会期间,学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深入展区调研指导,对学院办学特色与前沿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据了解,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虚拟现实技术本科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等级,并成功获批工信部创新创业就业示范实践基地(VR领域唯一)、国家VR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重要平台,已经为数字产业输送了2066名优秀毕业生。学院开设四类产教融合实验班,累计组建132个班级,创新性推行“项目制”与“竞赛型”课程、技术训练营和学硕工作室等教学形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产教办教师郑宇峰在采访中集中展示了如与中国VR 50强企业江西中直新经济合力打造的“八角楼·十二时辰”数智体验项目,与江西日报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张AR交互报纸等,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和关注。他还介绍道,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像化工园区以及VR游戏类和虚拟仿真类,总共产值超千万元,目前落地的项目已经全部投入到实际运营中。
在科技成果区,学院展示的三大省级优秀人才团队在AI与VR融合创新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备受瞩目。这些成果包括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发表权威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110余项。其技术已在手势识别、机器视觉、大模型、数字孪生、AIGC影视等领域实现成果转化,为工业制造、影视娱乐、医疗卫生、文旅、军工等多行业赋能,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此外,展区还设置了用户体验区。由学生团队自主开发的《猫咪日记》《海底两万里2》《百慕大三角》《哪吒闹海》等一系列VR作品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极致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更体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将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让参观者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VR科技的独特魅力。(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文:王艳丽;图:雷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