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组织师生百余人走进市烈士陵园,开展“大手牵小手,共筑红色魂”清明祭扫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沉浸式教育+跨学段联动”为特色,通过祭扫追思、红色宣讲、结对实践等形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跨学段协同: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身着向阳花志愿者服的大学生们与附属小学少先队员、幼儿园小朋友手牵手,整齐列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默哀。
该校充分发挥幼儿师范专业特色,创新“1+1+N”实践模式:每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一名幼儿园儿童,全程担任“红色向导”,从乘车引导、陵园参观到故事讲解,以耐心陪伴守护童心,用生动语言传递信仰;附属小学学生则化身“红领巾讲解员”,在烈士事迹展板前为幼儿园弟弟妹妹讲述红色经典,形成“高校—小学—幼儿园”梯次衔接的思政育人链。
浸润式宣讲: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在烈士纪念馆内,该校向阳花红色宣讲团成员以提问题互动、讲故事等形式再现赵博生、周建平烈士的革命事迹。“刚刚果果姐姐讲述的故事中,赵博生叔叔发动了什么起义有呀!”“宁都起义!”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
“我一开始还怕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不愿听、听不懂,没想到那些关键信息他们都记得住!”宣讲员陈果感慨道!面对“什么是英雄”的提问,5岁的十一仰头告诉志愿者:“英雄就是保护我们的人,我长大也要保护大家!”
“我们不仅要讲清历史脉络,更要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传递精神内核。”宣讲团指导教师表示。活动现场,高校师生将红色故事转化为互动问答、现场照片参观等形式,让幼儿在倾听、体验中感知家国情怀。
一体化育人:贯通成长的“精神长河”
“大孩子收获责任担当,小孩子埋下红色种子,这正是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意义。”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吴志刚说,作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牵头单位,学校近年来构建“学段贯通、资源共享、螺旋上升”机制,开发“思想浸润”“实践赋能”等特色课程,让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理论转化为行动。
在返程的车上,大学生志愿者周耀耀说道:“牵着孩子的手站在纪念碑下,我突然明白了‘师范’二字的重量——我们托举的不仅是幼儿的身体,更是民族的未来。”(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供稿;文:朱昊琳、周存久;图:樊景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