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1251”工作机制 推动学校治理效能上台阶
2025-09-23 09:39:00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围绕“1个目标引领、2个责任落实、5个专报督查、1个问责问效”,探索“1251”工作机制,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的制度体系、创新的管理方式,实现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创新思路,构建管理大格局

  “1251”工作机制是学校抓落实问成效的一项创新机制。核心在于“1”——1个目标引领和1个问责问效,构建规范高效的管理新格局。1个目标引领,即上级工作部署和学校年度工作目标;2个责任落实,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5个专报督查,即党政办工作通报、纪委督查专报、审计专报、综治工作简报、教育教学督导简报;1个问责问效,即围绕5个专报的督查结果开展问责问效,并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关于建立“1251”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的通知

  精准实施,由点及面全覆盖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5个专报的牵头部门聚焦党委会及院长办公会决议督办情况、重点领域、关键部门、食品安全、教学管理等开展不定期督查,由党政办根据督查情况梳理形成“1251”工作机制督查问题清单呈报学校党委,学校党委副书记根据清单携相关牵头部门逐一督促、限期整改,并实时开展“回头看”。


  五个专报

  系统赋能,多重维度提质效

  内部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规划体系和流程建设,规范落实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学校重大改革发展议题20余项;完善民主管理和学术治理机制,加强内控管理和信息公开,内部运行机制持续完善。

  多元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引进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高效的校校合作机制,培养专业群带头人2名,培育“双师型”教师114名,选派22名教师跟岗锻炼,认定E类以上“省级高层次人才”46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立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0项。牵头成立江西省钢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余锂电市域产教联合体,加入全国钢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京东数字商务、海康威视现场工程师、新余协讯电子、赣锋新锂源电池现场工程师4个产业学院。建成“黄辉技能大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基地”“海康威视钣金专业人才共建基地”。“冶金智能数字化实训基地”立项为省级区域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现场

  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批教学诊改复核,进一步完善各层面教学诊改机制,常态化推进教学诊改工作。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X证书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连续两年获省教育厅1+X证书制度试点考核优秀单位,1+X证书试点工作案例被评为省优秀案例。学校获办学水平类建设立项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1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个。实施“职教出海”战略,获批招收国际学生资格,承办玻利维亚穆通综合钢厂培训项目、蒙古国立科技大学师生研学和文化交流活动,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和“一带一路”(江西)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学校办学质量及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蒙古国立科技大学师生文化交流

  “1251”工作机制运行以来,不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还广受省内外兄弟院校的高度关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宁夏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10余家职业院校专程来学习该经验做法。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冶金教育学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学校也以此为例作典型发言。接下来,学校将持之以恒确保制度的刚性,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制度保证。


  兄弟院校交流

  (来源: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文:林永辉、王一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