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四个起来”为抓手 筑牢职业教育育人根基
2025-10-14 16:23:00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有效探索“党建强起来、分院实起来、教学硬起来、学生动起来”(以下简称“四个起来”)的实践路径,将这一根本使命深度融入办学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初心使命担当。

  一、每一位党员是“党建强起来”的红色引擎


  学校把党建强起来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方向保障。近年来,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党委对标创建“四强”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指导各挂点党支部积极申报全省第二批、全国第五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在“党建强起来”的理念指引下,各党支部通过持续深化“亮身份、树标杆、作示范”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先后开展了“新学期、新气象、新征程”“党旗领航,以‘心’迎新”等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参与13500余人次。冶金工程学院党支部成功获批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党员在攻坚克难、技能竞赛等活动中占比达85.7%;全体45岁以下中层干部均主动请缨担任了辅导员、班主任;党员教师丁宇宁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和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党员教师黄贤振入选江西省“千人计划”中高技能领军人才项目。

  二、每一个分院在“分院实起来”中挺膺担当


  学校党委明确分院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强化其作为连接学校宏观目标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最终执行单元”定位,层层压实分院责任。通过几年不懈探索,各分院已逐步成为: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实体平台:有效对接江西省“1269”、新余市“6313”行动计划,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服务重点产业链专业数量占比达87.5%;加大钢铁智能冶金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力度,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2024年省专业评估中分列全省第二,第四。

  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的关系纽带:与锂电、机电、冶金等领域头部企业共建海康威视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锂电智能装备现场工程师学院、冶金智能数字化实训基地等平台,将课堂延伸至车间、实验室等生产、研发一线,开设“江铜实验班”“锂电现场工程师班”等校企合作班,学生有1~2个学期在企实训。

  师资队伍建设的聚合载体:倾力打造了6个校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重点选派了5名教师参加“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项目”。

  三、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硬起来”中精研深耕


  学校坚持实践导向、就业为王,鼓励全体教师紧盯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依托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广泛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

  让教学同频“岗位需求,技术前沿”。组织各专业教师赴用人企业调研,将行业最新标准、工艺与案例引入课堂,并联合龙头企业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企业导师开展“工匠课堂”覆盖率达100%,学生满意度达95%。

  让技能培养“真操实练,解决问题”。通过参与锂电智能装备生产、精密轴承制造、康养服务、软件开发、“6·18”“双11”电商大促等真实项目,在实战中掌握核心技能、积累岗位经验、培养职业素养。电商、会计等校企合作项目实现学生收入35万元,2022级千锋卓越班学生实现100%就业,专业对口率70%。

  让课堂教学“互动高效,激发兴趣”,实现“三多三少”:即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专业课教师少,宿舍里“葛优躺”的学生少,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学生少,图书馆、实训室、运动场上的学生多。

  四、每一位冶院人在“学生动起来”中同题共答


  学校坚持“学生动起来”是实现办学理念的最终落脚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班子成员以上率下,不仅要求各分院党支部在创建“一院一品”党建品牌中,注重在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上下功夫,同时,还指导学生参与“沿着总书记足迹”“行知赣鄱文化”等线路,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生动力。

  广大教师因材施教,各专任教师在“金课程”“金教材”上提高学生“第一课堂”兴趣;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政教师通过组织“红色走读”“雷锋月”活动,让思政教育“活”起来;策划“星光夜跑”“宿舍文化节”,让“第二课堂”“火”起来。

  每位冶院人以生为本,以图书馆、实训室、运动场、党建教育馆、校史馆、综合育人体验中心为平台,让学生的“动”有场地,“爆满”成为校园新常态。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四个起来”为抓手,构建起了协同联动、闭环增效的育人新格局。不仅扩大了办学品牌知名度,提升了人才竞争力与产教融合深度,更强化了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立足新起点,学校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四个起来”的办学理念,为“教育强省,冶院有为”作出新贡献。(来源: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文:林永辉、王一凡;图:胡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