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思政课改革沐春风 红色浪潮涌校园—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纪实
2023-05-08 10:00:00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北国春城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值此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四周年之际,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追寻红色足迹,奋进红色新征程”红色教育展盛装启幕。校党政领导第一时间莅临指导,校图书馆馆长率先带领全体馆员来参观学习。消息不胫而走,参观者接踵而至。连日来,全校师生纷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掀起来了一股红色学习教育浪潮。没有通知要求,全是自觉自愿,参展人数之多,学习之认真,展现了学校政治统领、德育为先之特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注重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在学校董事长和党政领导指导下,立足思政课改革的全新场域,历时两年时间,经过系统归纳整理、反复打磨,建设了内容丰富、史实详尽、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实现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目标,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创设了新的教育载体。
  走进第三教学楼五层,一股浓郁的红色“气息”迎面而来:以走廊最北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为起点向南延伸,东西两侧的墙体分别被“大道之行:社会主义五百年回眸”“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吉林党史”四个部分的红色教育展板所覆盖,全展设置48块版面,总长98米,载有文字史料三万五千余字,图片400余幅。红色教育基地的内容既有理论深度,也有情感温度,用透彻的理论分析和客观的历史现实画面,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魅力;在由伟大建党精神开启、涵盖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感悟红色精神伟力;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地宣传展示我们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和取得的“四个伟大成就”;依托对吉林本土红色优势资源的挖掘与宣传,激发青年学生热爱家乡,扎根家乡,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做出青春贡献。红色教育基地继承发扬了学校德育为先的特色,与校史馆和图书馆相呼应,共同搭建起立德树人、铸魂培根的育人架构,架起新的育人廊桥,有效增强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聚人心,浓厚了氛围,亮明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 
  以思政课改革为支撑,开辟“红色场域”。红色教育基地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拓展实践教学方式的积极探索,是全校全面开展红色教育的阵地堡垒,在学习生活中挖掘红色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实现思政课全新场域的课程和方位覆盖。在新教育模式中,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三维互动,师生和谐共进,彼此互动,有问有答,交替进行,情景交融,师生交融,生动有趣,构建起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教学生态环境,引导广大学生感受红色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唤醒红色记忆,激发爱国情怀,砥砺奋进之心。红色教育展打造的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载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写学习感悟设定为实践教学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感悟红色精神、追求红色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进而达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学理阐释、价值塑造之目的,拓宽铸魂育人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已有2700余名学生以学团组织统一学习和自主学习相叠加的方式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红色教育基地也是思政导师开展日常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窗口,13位思政导师先后组织300余名学生来到基地进行学习交流,持续把红色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播种红色种子,培养红色新苗,将红色镌刻进学生的精神血脉。
  在“大道之行:社会主义五百年”展板前,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系统的了解,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火炬,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展板前,学生表示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地树立大局意识和观念,看清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理清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吉林党史”展板前,学生表示要立志赓续红色吉林血脉,努力学习,为吉林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以红色信仰凝聚奋进力量,为时代建功立业。
  以拓展党建平台为指向,涵养“红色气质”。马克思主义红色教育基地于3月17日正式启动投入运营后,红色教育成了全校师生交谈的话题。不仅驻足红色展板前认真听讲,详细记录,陷入思索,而且参观结束后还热烈地讨论。法学院、建设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部门的教师们,在四名教师讲解员的生动、详实、深刻的讲述中,有闻必录、神情动容,不时用手机拍照、低声交流感想。他们说,校内红色教育学习之旅,使之精神得到了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力量,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触发了心灵深处的红色情结。要对标所学,认真反思理想信念是否动摇、宗旨意识是否淡薄、精神状态是否懈怠、工作作风是否浮漂、依法履职是否缺位、廉洁自律是否放松,在学习中体会,在反思中查改,为推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目前,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全校300余名党员来此进行交流学习。红色教育基地已经成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党建的全新阵地和重要堡垒。
  红色教育展在结束语中写道:红色是生命、热情、活力的象征,红色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外无话语、内无人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一路风景。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追寻着红色辉煌,一定不要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的告诫。每个中国人,特别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时代青年,都要自觉地为共和国的红色增光添彩。
  目前展览还在继续,红色教育还在深入。一次参观学习是暂短的,弘扬红色精神是永恒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挖掘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时代价值、应用场域,广泛播撒红色种子,努力传递红色能量,让红色浪潮持续澎湃,让红色精神永续高扬。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