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现有教学系部15个,近15000名在校师生由29个民族组成。近年来,学院民族工作立足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落细中央、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着眼大目标,着力细微处,多维发力、精准施策,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以强化宣传教育为引领,以夯实思想基础为支撑,以“一周两月”为载体,全面完整准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开展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制作发布民族团结宣传图片,各楼宇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民族团结宣讲标语;二是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各类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动态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国家推行使用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三是利用OA办公系统向全体教职工推送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以及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专题学习资料;四是在学院网站设立“民族统战”专栏,及时发布民族理论政策专题学习资料及新闻宣传信息稿件;五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以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必学内容,开展专题学习;六是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与民族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做到全体大一学生全覆盖;七是依托主题党日、团日、主题班会、新生入学教育、干部教育培训等,针对受众特点,着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授课等活动。
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一是发挥阵地作用,强化宣传教育。突出功能室、走廊文化的育人、宣传功能,依托学院“四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活动室、民族手工艺实践基地、红石榴就业创业培训室等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历史观融入“四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广大师生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民族认同。学院党委总体部署,各部门充分利用班团会、“三微一端”,抖音、钉钉等宣传平台,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强化民族认同。近年来,学院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团会,组织民族团结观影活动、“唱民族团结主题歌曲”活动、讲民族团结故事活动,组织“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感情”绘画剪纸活动、观看“学模范,树典型”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教育片活动以及各类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日活动等,全面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理念深入各族师生心中。
三是开展答题活动,巩固教育成果。在“一周两月”期间,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题竞赛活动,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不断强化和巩固广大师生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四是开展表彰活动,凝聚奋进力量。在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学院隆重表彰了为学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6个模范集体和36名模范个人。全面总结了学院自2019年来民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激励全院师生广泛参与学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导和鼓舞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忠实践行者,持续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筑牢思想防线,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基础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院各类活动及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的教育之中,广泛深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各族师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师生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近年来,学院统筹安排各党组织利用理论学习时间专题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基层党组织书记以民族工作、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作专题党课,引导教师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正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维护民族团结。
四、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求,形成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突出工作亮点。发挥品牌效应,既做到已有品牌的活动延续传承,又做到特色创新不断涌现。目前,学院建成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个、包头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石榴就业创业培训室1个,校级红石榴就业创业培训室2个,统战之家1个;2人被评为自治区、包头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二是突出经验推广。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典型经验——《“两个强化”“四个融合”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后被包头日报、内蒙古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内蒙古日报等媒体报道,反响强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案例征集活动,申报案例65项,获得三等奖1项,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学院教师撰写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多次获得自治区、包头市奖励;学院上报的统战工作同心信息多次被包头统一战线公众号采稿刊登;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活动室作为典型基地,多次承担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三级统战部门参观调研及经验交流会的接待任务。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既做好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又做好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不断开创学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切实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轻院力量。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吕林旺 张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