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师大院系巡礼|教以启智,育以养德——最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教育学部
2022-04-13 17:35:00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教育学部部长  徐继存

 教育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才的活动。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教育实践无处不在,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从未停止。教育学旨在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增强人们对教育实践的整体理解,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

 人在一生中不同阶段接受的教育,既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专业教育领域。教育学部拥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可从不同层面增强人们对教育一般又特殊的理解。

 欢迎各地优秀学子加入教育学部,投身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之中,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山东师范学院教育系,是山东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6个系之一,也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教育系之一。2000年2月,在教育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科学学院。2006年10月,更名为教育学院。2016年11月,在对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传媒学院教育技术系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成立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5月,教育学部小学教育系正式成立。同年,学前教育系更名为学前教育学院。

目前,学部拥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基础教育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4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并设有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4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453人,本科生1236人。


▲教育学部


▲创客办公室


▲专用舞蹈房


学科专业优势

 学部学科专业实力雄厚,下设教育学系、教育技术系、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设置和挂靠的研究机构有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山东研究院、山东基础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智慧教育研究院和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此外,还设有山师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批创新基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基地。

 近年来,教育学部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学原理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教育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人文社科重点强化研究基地。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部教育学学科获得了B+等次。2018年,教育学学科顺利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这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教育学学科。2020年,教育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截至目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三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部4个本科专业全部上榜,其中3个为A类专业,1个为B+专业,4个专业全部位居山东省同类专业第一名。


师资队伍

  学部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教辅、行政管理人员1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人、副教授33人、讲师24人、助教2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5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学校“东岳学者”人才4人。1人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人入选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5人入选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1人入选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获得山东师范大学“十佳教师”“十佳工作者”“十佳辅导员”“优秀本科生导师”“良师益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90余人次。


教学科研成果

近5年来,教育学部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共出版著作38部,发表学术论文960篇;承担国际(地区)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3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

 

▲徐继存教授团队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朱忠琴博士团队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才培养

1.探索多元招生模式,实施精细化培养计划

2018年,学前教育专业探索采用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方式,将夏季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测试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后将该模式扩展至其他专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在部分专业实施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思想导学”“育人导学”“专业导学”“科研导学”的功能,实现精细化培养,提高育人质量。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要求,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原则,根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部在2020年进行了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微调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特色,增加“导师制科研沙龙”模块,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自主发展课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内在一致性,建立了“课程+实训+竞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根据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面向产业不同岗位需求,设置了多元专业自主发展课程模块。成立了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10个教研室和4个公共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研究。实施课程负责人制,统一规划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开展配套的教学基本资料建设、教材建设工作。借助教育技术系的特有优势,积极开展混合式、在线式课程建设,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计划,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4.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

 学部成立产学研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多个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制定了本科生科研创新专题基金管理办法,搭建本科生科研成果发表平台——《育林》,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2021年,学部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0项。各种科研活动与研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生杂志《育林》校庆特刊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部有大量到境外访问、交流、实习的机会。50%以上的老师有海外经历,本科和研究生均开设了系列英文课程。持续推进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合作进程,从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加大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BC、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肯尼亚肯雅塔大学的合作力度,并积极开拓新的合作学校。每年邀请10-20名高层次国外专家来访,洽谈合作和交流事宜,支持5-10名青年教师到境外进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会议5-10人次。高额度资助学生参加本行业的境外国际会议,实现本科生与国际大师零距离接触。


学部风采

 

▲《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学部在服务山东教育上的突出贡献

 

▲学部举办智慧教育与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教育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

学部举办“青春向党·不负韶华”庆祝建党100周年班级合唱比赛


桃李芬芳

 戚万学1980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先后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现任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山东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述胜1981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1991年自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1年起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研究院)。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起,担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高校文科重点教材《中国教育思想史》首席专家。

 王坦1981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现任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地方史志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齐鲁医科大学(筹)临时党委副书记、行政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是我国最早研究合作学习的知名学者。

 李剑萍1987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兼教育系主任,2002年调任聊城大学副校长,2010年任天津城建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厅级),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1998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2系主任,教授,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会员,中国学前教育学会会员。

 刘伟敬198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199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广播电视系统工作,主任记者,现任济南广播电视台电视影视频道主任。从事电视行业27年来,创办一系列栏目,荣获国内各类大奖,曾获中国电视最高奖星光奖优秀栏目奖、第八届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地面频道综艺类栏目满意度十强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40973221 2022-03-29 14:20
SRC-940973221 2022-03-22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