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走进山东农业大学 | 食科学院:科技攻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22-06-01 18:53:00
山东农业大学
  院长寄语
  
  院长 乔旭光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如何让中国人吃出健康、吃出快乐,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奋进的目标,也是新一代食科人前进的方向。站在“三产融合”的关键节点上,食品科学不仅为“健康中国”战略保驾护航,更为延长食品加工产业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基础。
  在现代营养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科学的认知、对营养健康需求步入了新的阶段。这使得食品行业发展出现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各位“Z世代”的新同学们,从食品原料、加工技术、包装保鲜、仓储运输、安全检测再到提高营养价值、减少营养损失、增加或补充具有特定健康效应的功能因子等问题,食品科学让《舌尖上的中国》升级为工业精准智能制造的美味,更能让你拥有《人生一串》热辣精彩的青春时光,欢迎报考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一名新“食”代青年!
  ●历史厚重,学科优势鲜明 ,展实力 ●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1992年组建食品科学系,2000年改建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同类院校较早建立食品学科的院校之一,山东省唯一一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省属高校,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历经70年的发展,学院现有3个本科教学系、1个实验教学中心、5个教研室。
  ●多彩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沉淀时光 
  变幻莫测 
  热门神秘 
  美拉德、焦糖化反应揭露食欲之谜
  柠檬酸,酸的愉悦
  谷氨酸钠,可口鲜香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来到这里,成为食科类卓越工程师&
  见证“新工科”教育改革的飞跃发展
  ●醇香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中英合作)●
  国内国际
  复合“醇香”
  在这里
  你将会
  练就流利英文,接轨国际视野
  在农大绚丽多彩的土地
  学习专业知识
  走近 11000 公里的大洋彼岸
  扩展专业,深度交流
  ●专家引领,名师助力成长,亮特色 ●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16人,国外知名大学讲座教授6人,兼职教授7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4人,拥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家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等一批知名专家。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国家的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一大批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批入选国家一流专业、顺利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果蔬产品加工学》和《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获批国家一流课程,乔旭光教授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专创融合,培养工业4.0人才,秀内涵●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每年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产品展等40余场活动。累计设立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和奖学金167万元,每年双创立项100余项,构建了“双一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高低年级搭配合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团队组建形式,实现了“参与项目—负责项目”“收获荣誉—持续更新”的学风建设和双创教育的良性双循环体系。学院学生先后获得包括山东省挑战杯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
  ●底蕴深厚,学生综合发展,创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活动,着眼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开展食品安全月、酒标设计大赛、周末舞会等活动,增强学生食品专业认知,提高专业思考和动手能力。开展“一周一团课”、“一月一主题教育班会”、“一季度一形势报告”、“一学期一实践”、“年一表彰”五一个工程,构建了“一二三四五”的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举办四六级高分交流会、考研出国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营造浓郁优良学风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锦绣前程,前浪人才辈出,带后浪●
  学院连年获得招生就业先进单位,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考研率50%左右。学院学生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专业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等10余项,培养国家“万人计划”等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4人,知名企业家50余人,其他各类优秀人才7000余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