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滨州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2023-03-03 11:19:00
滨州学院
  近年来,滨州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服务平台、夯实基础管理、优化服务质量等积极构建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强化服务育人意识,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及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顶层设计,凸显管理服务工作育人导向
  修订并严格落实《滨州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滨州学院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滨州学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通过学校决策积极落实育人使命。发布《关于完善学校领导“五联系”制度 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与师生联系的通知》《关于建立学校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的通知》,每年校领导深入课堂、宿舍、食堂、社团、实验室等,倾听学生呼声、了解学生诉求,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生制度。持续开展“书记有约”“我与校长面对面”“校领导开放日”“党委书记为学生讲党课”,全体校领导面向学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突出示范引领。认真贯彻执行《滨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滨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滨州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滨州学院信息公开制度》等,切实维护和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持续深入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将学习宪法和学校章程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持续推进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探索参与式、实践式教育,提升法治教育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在规章制度中体现育人优先。
  二、打造管理服务平台,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投资60余万元建成学生工作信息系统,设置学生事务工作模块30余项,学生请销假、走读申请、征兵登记、困难补助、综合测评、奖助评选等学生事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结。关注学生诉求,畅通学生建言献策渠道,在校长邮箱、处长邮箱等传统诉求渠道之外,设计开发了功能比较完善的“接诉即办”学生服务平台。学生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意见,均可通过手机客户端“一键直达”学校主要领导,学校安排专人对有关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一一回应,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诉求、响应诉求、解决诉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积极推动公寓、心理、资助等学生服务部门使用小程序开展宿舍设施报修预约、心理咨询预约、资助政策咨询预约等小微服务,先后收集学生各类报修、咨询信息9000余条、微建议2000余条,及时解决学生生活诉求、心理诉求等,提高了服务效率。
  三、夯实基础管理,筑牢校园安全底线
  坚持日常管理与分析研判相结合,定期排查各类重点关注学生,建档立卡,实行“一对一”动态帮扶管理,定期召开工作月度分析会。严格落实学生工作队伍全天值班制度,校院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宿舍走访、校园巡逻等累计5万余次、公寓夜间值班1.4万余次,实现周末、节假日、晚自习、夜间公寓值班全覆盖。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公寓等生活场所大功率电器、电动车充电、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排查,签订平安公寓责任书和消防安全责任书600余份,有力保障了校园的安全稳定。疫情期间,学生工作队伍坚决响应学校号召,始终战斗在学校防疫、抗疫一线,在学校封闭管理期间,第一时间进驻学校,组织学生核酸检测,为学生送餐、配备必需生活物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校学生工作人员累计住校工作70余天,为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四、优化服务质量,不断丰富服务内涵
  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资助育人模式,不断提升资助育人质量。精准打造资助工作平台,建设资助工作数据库,动态摸排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严格落实国家、省各项资助政策,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100余名;评选各类国家奖、助学金12140人, 5020余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200余人次,合计5580余万元;免除学费300余万元,走访困难学生家庭500余户;设置勤工助学岗位500余个,发放勤工助学工资80余万元。参加《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标准》的汇编工作,被评为“山东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心理育人工作。一年两次开展全员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坚持心理问题学生持续动态跟踪和帮扶,开展谈心谈话3240人次,提供心理咨询423人次,接听电话和网络热线232人次,在网络平台发布心理健康教育文章500余篇,阅读量达115万人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先进单位,被指定为省教育厅指定抗疫心理热线支持单位。积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一线,打造公寓“家”品牌。开展便捷式服务,洗衣机、直饮水等社会资源相继进入公寓;打造雷锋广场文化景观,扩宽社区文化育人功能;建设“寓心家园”功能室,让学生更加便捷地享受心理健康服务。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高校公寓管理工作先进单位”,4次荣获山东省高校“公寓的故事”主题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荣获2020年“山东省高校后勤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建设单位。(供稿/李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