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师范大学综招专业 | 金融学(国际联合培养)
2024-05-24 18:17:00
山东师范大学
  
  传安邦兴国之道,育经世济民之才。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蓬蓬勃勃,势不可挡,为经济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舞台和成长机遇。经济学成为当代的显学,成为人文社科学科领域的皇冠学科。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强化创新驱动的攻关期,经济学要植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之沃土,引领经济发展之潮流,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出谋划策。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是在1960年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而来。目前学院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完备的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六十载弦歌不辍,几代人砥砺深耕,履践致远,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烟云中,踏着前辈开创的事业,经济学院一路走来,学科建设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特色愈加鲜明,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能力日益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仰望星空,寥廓自由;憧憬未来,激情满怀。热忱欢迎莘莘学子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让我们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脉动同频共振,让我们与你一起为梦想启航。
 
 
  01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经济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2004年,学校将设置在政法学院的经济学科独立出来,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年,学校再次进行学科调整,将经济学与管理学分开,正式成立经济学院。建院十余年来,依托山东师范大学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学院锐意进取,团结奋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目前经济学学科已成为山东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学院立足高起点,致力高质量发展,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培养体系完整、教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的新发展格局。
  ▲经济学院
  02学科专业优势
  理论经济学学科是山东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2020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学科发展稳步前行,日新月异。1998年,山东师范大学获准设立全国第一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准设立山东省首个世界经济硕士点、首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2006年,获准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准设立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全国首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授权点;同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两个学科被批准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2018年,获准设立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山东省高校两个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也是全国师范院校五个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之一。目前,学院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2021年、2022年,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03师资队伍
  经济学院拥有一支年轻化、博士化和国际化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现有教职员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平均年龄39岁,是学校最年轻的教师团队;专任教师均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是全校唯一一支100%博士化的教师团队;超过1/3的专任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的知识结构。近年来学院教师迅速成长,影响力不断提升,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2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才3人、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1人、山东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特聘专家1人、农工党山东省委参政智库专家1人、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6人。辅导员团队2次获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3人获山东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学院聘请英籍华人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陆懋祖担任客座教授;聘请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欧洲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Ioannis Theodossiou教授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聘请我国台湾知名学者李健强和苏志伟教授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近年来,学院聘任了校外兼职导师、产业合作导师和海内外知名学者68人,进一步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水平。
  04教学科研成果
  制度创新引领下的全面教学改革,推进教研工作成果丰硕。学院立项省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6项;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校级“金课”(含校级一流课程)16门,全英文本科生课程18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全英文在线课程7门。建有省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获得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奖20余项。
  
  ▲经济学院宁静波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
  
  ▲经济学院教师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项目带动的有组织的科研服务理念,引领科研工作全面开花。学院着眼国家、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立足学科发展基础,深入研究科研创新规律和人才发展特点,形成了项目带动的有组织的科研服务理念。建院以来,学院获批省级科研团队2个,省级高校文科实验室1个,校级科研平台6个,其中校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近年来在国内权威期刊和SSCI一区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家重点出版社出版著作60余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数连续多年位于全校前列。目前,经济学院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近20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
  05人才培养
  1.注重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一体化改革,实现从单一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价值塑造有机统一的深度教学,实现从被动学习、应试型学习转变为主动投入、全面规划的系统学习,实现从知识点死记硬背、期末一考定成绩转变为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等突出知识应用与学习能力的考核评价,构建“教师深度教、学生系统学,全面深刻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新生态。同时,学院积极推进“竞课”、新开课试讲、集体备课等学院品牌活动,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竞课”、新开课试讲及集体备课
  2.注重科研训练,提升科研水平
  学院坚持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相结合、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方针,每年举办40多场学术讲座,涵盖本硕博一体化的Seminar研读会与每周一期的Workshop讲座,为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创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同时,通过课堂实验实践教学、学校和系级独立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发表等途径,形成了立体化、交叉式、纵向延伸的学生科研训练体系。
  ▲Seminar研读会与Workshop讲座
  3.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应用能力
  学院现有金融和国际商务两个实验室,并与优创(济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齐鲁证券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鲁证期货、中国银行(历下支行)、恒鑫石业、三立集团等单位合作,共建立了20多家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了30余名校外合作导师,实现了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上的相互呼应和补充。
  ▲实验室
  4.注重创新创业,紧跟时代潮流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构建起了以项目化运作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高频次、小范围、宽领域的创新创业沙龙或论坛,营造氛围,推出创新创业种子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人才库”;开展以选题为核心内容的专项活动,形成优秀“选题库”;通过集体观摩、组织培训、内部激励等方式,打造有创新创业赛事指导经验的金牌“导师库”;广泛联系校外实习实践资源,打造“实践基地群”,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成绩突出。近两年来,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互联网+”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4项,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两项比赛全国“优秀组织单位”,在C类及以上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37项,获奖数量名列学校前茅。
  06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赋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近年来,与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十多所世界名校建立了学术互访与师生交流关系,成功打造了“与英国阿伯丁大学金融学联合培养”班、英国阿伯丁大学“2+2”双学位项目、“1+1+1”双硕士项目、美国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分校“3.5+1.5”本硕连读项目等10余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培养留学生14名,形成了本、硕、博及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经济学院成为学校首批国际化示范学院。
  
  ▲国际化示范学院签约授牌仪式
  学院以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对接国外名校课程体系,建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硕士、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博士等4个本、硕、博全英文专业,33门全英文课程,覆盖全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校开设全英文专业和课程最多的学院。2021年开始设置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化示范培养班,实行全英文授课。2022年,与山东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全英文授课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学院国际化培养的学生专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水平提升显著。2017级、2018级、2019级三个年级金联培联合培养班走2+2项目的学生考研升学率达到100%,全部进入世界名校攻读硕士学位,被诸多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同时,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了“环境、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等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每年聘请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欧洲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Ioannis Theodossiou教授等国外资深教授进行专业授课、邀请海外学者举办国际学术讲座10余场次,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国际学术视野。近些年,学院师生独立或与国外学者联合发表SSCI一区等高水平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
  07学院风采
  《中国经管学科年度价值期刊TOP100》研讨会
  08桃李芬芳
  杨铧,山东师范大学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现为山东福胶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董事会秘书。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山东新生力量联盟联席主席、济南市科协九大代表、济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获得的荣誉有:第十九届“济南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先进个人;“第二十四届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2017年“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济南市科协选树为2018年济南市青年创新先锋;2019年4月被授予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刘金文,山东师范大学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现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一级主任科员,青岛作协理事。长期从事金融监管政策研究、调查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撰写报告得到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多篇分析材料得到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主笔起草青岛辖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多项政策文件,多次获得系统内征文比赛一等奖、青岛金融学会研究课题一等奖,2023年荣立三等功。
  吕新铭,山东师范大学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现为上海久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研究发展部负责人,上海市国资系统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市国资系统青年企业管理协会委员。曾主持参与东航集团、上汽集团、申通地铁集团等多项战略投资,总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2022年带领部门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林令涛,管理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等,在《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以及《World Economy》等CSSCI、SSCI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开设《数字贸易导论》《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课程。
  段奇奇,山东师范大学2010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天津财经大学2017级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天津财经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博士班党支部书记,2019年入选首批天津市研究生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党员标兵),所在支部入选首批天津市研究生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样板支部)。发表SSCI一区论文1篇,CSSCI论文1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即将入职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詹启明,山东师范大学2010级金融学本科生,大学二年级时通过空军招飞转入空军航空大学学习,现任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大队长。任职期间,认真努力、扎实工作,安全完成各项任务,个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战术训练,掌握了三代机在信息化条件下近距对抗、超视距空战的技术,作为飞行教官,培养出多名年轻飞行员。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3次。
  宋立君,山东师范大学2012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现任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副镇长,2016年毕业考取山东省大学生村官,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扎根群众,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真抓实干,为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与力量。
  经济学院现有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三个专业按照金融学大类进行招生。其中,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在大一军训结束后择优选拔30人左右成班,其他学生在大一结束后根据个人意愿分流到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两个专业进行后续学习。另外,经济学院还设有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联合培养的金融学专业,该专业通过综合评价招生的方式进行招生。
  咨询电话:0531-86181065
  学院网址:http://www.sde.sdnu.edu.cn/
  电子邮箱:ssjjxy406@163.com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