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在2025届毕业生培养过程中,学院通过协同主体联动、发挥朋辈引领、点燃科创引擎、强化就业指导等多维度育人举措,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协同主体联动,激活内在驱动力。学院坚持推进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两大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邀请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推荐实习就业岗位,带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或科创竞赛等,同时定期举办“思政联谈”活动,研究分析学生发展核心问题,促进教育理念碰撞、经验共享,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材料213班为例,在班主任石磊老师带领下,26名学生中3人一作论文被SCI期刊收录,11人成功授权专利,6人获国家级、省级奖励,15人获市级、校级奖项,班级科创参与率达100%,获奖率达60%,形成“全员科创-阶梯培养-精准孵化”的育人闭环。
发挥朋辈引领,增强自主学习力。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分类指导”的育人理念,通过深化党带团机制、丰富“材华养成”品牌活动载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朋辈帮扶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比学赶超、互帮互助”的优良学风。2025年考研成效显著,如材料213班,3人成功推免至985高校,15人考研成功上岸,其中女生全员上岸,上岸率57.7%;团支部连续4年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基础文明管理连年考核第一;同时班级坚持“服务社会、锤炼品格”理念,组织分散实践76次,团队实践2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600小时,展现出良好的班风学风,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点燃科创引擎,提高自我创新力。学院坚持将“科创育人”放在本科生工作的关键位置,构建了“12345”科创育人模式,按照学制分层次、分阶段设计科创活动体系,大一开展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启蒙培养;大二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大三开设创新创业实务课程;大四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同时,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实验室开放日、专利沙龙、博士科普讲座等活动20余场,形成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和“中创赛”大赛为龙头,4项专业竞赛为补充的竞赛体系,一年来,学院成功培育科创项目93项,其中有12项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荣获奖项。
强化就业指导,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以就业育人为核构建“思想引领+专业赋能+实践支撑”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简历设计大赛、就业座谈会等特色活动10余场,推送“材职导航”专栏信息23条,在低年级学生群体常态化推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等特色活动,搭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规划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深化校企协同,通过“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校园招聘会等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匹配毕业生与重点行业岗位,如焊接2141C班主任霍玉双主动对接企业,帮助10名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班级就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学院前列;推动基层就业导向,通过西部计划、征兵专场宣讲会,鼓励学生投身西部计划、征兵入伍,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紧扣学校2025年度“创新突破年"总体部署,把“勇于创新、务求突破”作为全年学生工作主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安全为基石,以打造服务型育人团队为抓手,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生涯发展”为连接点,家校协同育人,实现三全育人目标。(通讯员:武岳 邹仲平 刘津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