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显著,助力人才培养
在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国家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山东协和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对于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人才至关重要。该课程秉持“学生中心 - 产出导向 - 持续改进”的理念,围绕“内容重构 - 模式创新 - 考核强化 - 资源支持 - AI 助教”等多维度进行教学创新。
在内容重构上,深度调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剔除陈旧内容,加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算法等前沿知识模块,构建了符合学习逻辑的实用知识框架。同时,将理论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打造以高阶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动态更新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中掌握新知识和技术。
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融合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多元教学方法,创设实际项目场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和虚拟仿真平台,使抽象的算法原理可视化,还打破学科壁垒,与数学、统计学等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价体系也进行了全面革新,构建“评价牵引 - 面向过程 - 数据驱动 - 基于证据”的多元考核体系,全面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有效评估学生学习投入和课堂效度。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该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批省级重点教改课题2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团队成员在教学竞赛中获奖5项。课程优秀率、评教满意度大幅提升,学生专业编程能力显著增强,在全国及省级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课程的成功经验,为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范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