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碧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子暑期实践探索 乡村小微水体治理新路
为将专业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暑期期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农村生态科技修复社团”在周晓艳老师的指导下,赴山东省多地开展了以“乡村微小水体综合治理”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

活动伊始,团队开展了多维度调研,深入乡村街头、公园等地,面向不同年龄和职业的村民发放问卷,了解水体历史变迁、生态治理愿景及垃圾监管现状。同时,团队成员对接基层工作人员,记录监管经验与难题,并通过围谈形式向村民科普污染危害,传递“水体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团队与街道办联合召开研讨会,围绕治理的紧迫性、资金与技术难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入探讨。结合调研数据,团队提出了“校地协同,共护水清岸绿”的倡议,旨在推动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新格局。期间,团队还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成员们从先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了运用专业知识破解生态难题、践行青年担当的决心。

随后,团队聚焦乡村微小水体的治理研究,将调研中选取的3处典型污染水样带回学院实验室,利用专业设备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与对比分析。通过规范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团队成员持续优化治理方案,并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讲解治理原理,凝聚环保共识。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投身农村生态环保事业的信念。大家表示,未来将依托专业知识和学校平台,持续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青春力量,助力打造绿色、宜居的美丽家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