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样板传递工会温度
“咱们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办得真好,有专人来看管,以前吃饭就是随便对付一下,工会为我们建了驿站,这里还有空调,特别暖和。我也不会用微波炉,驿站的站长特别热情,每次都替我们热饭,还能在这里接热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让我们有了触手可及的幸福感。”环卫工周姐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言语间尽是满满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在清晨的微光中奋力清扫垃圾,在骄阳的炙烤下派送货物,在令人目眩的高空中安装空调……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空调安装工等,这些户外劳动者用辛勤的劳动为城市增添美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如何有效地呵护户外劳动者,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考验着每个城市的智慧和温度。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样板,就是青岛市北区总工会构建户外劳动者温暖港湾,传递工会温度的具体手段。
打造驿站建设样板,实现主体建设示范化。青岛市北区总工会严格按照省总和市总的统一部署,结合市北区实际,在自建的基础上,协调动员各机构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于2019年6月率先在郑州路43号建成第一个实体运营的驿站,受到省、市两级工会的表彰,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随后陆续通过自建、合建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实体运营驿站12个,和友客便利连锁管理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合建102个,和其他企业工会合作建立驿站12个。截至目前,青岛市北区总工会共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126家,驿站建设工作已在全省县市级工会系统中率先完成。同时在日常中积极主动宣传驿站的功能作用,及时总结驿站建设工作经验,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增强参与单位的积极性,引领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强化驿站运营管理,实现实体运营物业化。青岛市北区总工会对驿站实行物业化实体运营管理模式,切实强化驿站日常运营,打造户外劳动者共同的“家”。为强化驿站日常运营管理,本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管理原则,确保每一家驿站都能够很好的发挥服务作用,青岛市北区总工会大胆尝试,积极与辖区物业管理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并签署驿站托管协议,发挥物业企业管理优势力量,对驿站实行物业化综合管理。各驿站从日常卫生保洁、设施设备配置维护、供电供水等基础运营的方方面面都由专业的物业企业来负责,极大的提升了各驿站的管理运营水平。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实现日常管理规范化。“对工会来说,基层工会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本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原则,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现户外劳动者驿站物业化管理的形式,依托社会力量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精准服务,有效延伸工会服务职工的手臂和半径。”市北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杜杰表示。按照工会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所有驿站都需驻地工会自建和维护,市北区目前已建成的劳动者驿站,均由物业公司来运营,本着差异化发展和规范化建设相互补充的原则,明确了驿站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做好岗前培训, 破解1公里服务圈难题 ,打造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