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烟台理工学院:“真题真做”强实践 教学服务两相融
2025-07-02 14:55:00
烟台理工学院
  近年来,烟台理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真题真做”教学模式,将高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城市更新等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围绕学校“适合、融合、和合”的三合理念,着力构建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互促共进的育人生态,有效打通人才培养与社会应用的链条,形成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校实践样本。
  一、因地制宜选题 锚定社会真实需求
  学校坚持将社会真实课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驱动,围绕地方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等领域,选取具有代表性、落地性、时代性的问题转化为课程与毕业设计命题,实现“教什么”与“地方需要什么”的精准对接。师生团队多次深入龙口、海阳、长岛、莱山区、福山区等地的乡村与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了一批贴近一线、回应现实的毕业设计项目。完成了“教学—社会服务”双向联动,推动高校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模拟走向实境。
  二、多元协同共建 打造融合育人实践共同体
  为有效推动“教—学—研—用”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学校以“融合”为路径,搭建起以高校为主体、地方政府为平台、行业企业为支撑、文化机构为资源的协同育人共同体。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教学资源与社会要素的有效融合、互通共享。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构建了以“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科研服务+社会实践”为核心的融合式教学平台,打造“真题真做”课程体系,推动课堂学习与地方发展无缝对接,真正打通高校服务社会“最后一公里”。目前,学校已与村镇政府、企业、展馆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成乡村振兴实践基地6个,成立专家服务团4个,推动课程设计、学生实践、企业创新、地方发展在项目中深度融合。三方联动、共建共享的“融合型平台”,不断拓展人才培养外延空间,提升高校育人系统的社会连接力。
  三、文化润心育人 践行“和合”育人理念
  “和合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内核,强调人与自然、文化与时代的和谐共生。2025届毕业设计展首次走进烟台市文化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成为高校设计作品向社会传播、融入公共文化空间的新尝试。展览以“融合与生长”为主题,系统展示了学校围绕地方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开展教学实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呈现了设计学生如何通过图形语言讲述乡村故事、转译传统非遗、传播本土文化。展现了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风采。这一“文化共享—美育浸润”的实践路径,也为高校推动设计教育走进大众生活、服务全民文化素养提升提供了范例。
  四、成果导向为要 打通“项目—成果—服务”转化链条
  学校不断完善“选题—创作—评估—转化”的完整项目链条建设,将学生作品与地方实际需求深度耦合。设计成果广泛应用于乡村视觉系统、社区文化空间、农产品包装等实景场所,推动高校“成果产出”向“成果可用、可持续”转化。六年来,学校共组织743名学生、42位专业教师开展“真题真做”项目实践,完成设计服务项目743项,带动区域经济增收超400余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88项,典型案例入选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案例库。在“项目驱动、协同育人、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个项目进入地方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体系,初步形成“项目孵化—人才成长—区域赋能”的良性闭环。
  烟台理工学院将继续深化三合理念实践,构建以项目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开放型育人生态系统,持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实践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高校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000728291 2025-07-02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