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复旦投毒去世学子追踪:生前最想治好妈妈(图)
2013-04-17 09:18:00
作者: 华西都市报

  追忆黄洋

  寒门学子 成绩优异性格开朗

  爸爸姓黄,妈妈姓杨,奶奶根据父母的姓氏,为他取了黄洋这个名字,希望他心胸和志向像海洋一样辽阔远大。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进黄洋老家,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黄洋。

  “治好妈妈是他一直的想法”

  2004年,黄洋在高考中考出600分(满分750),但想读北大金融的他选择了复读。次年,他考出690分的高分,填报志愿时,黄洋选择了复旦。先就读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之后转专业到临床医学。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家中因医疗费欠下了一大笔钱,他决定自己养活自己。随后,拿着四川省总工会赞助的机票,与家乡企业资助的8000元钱,黄洋独自前往上海报到。 同年,在学校申请了3万助学贷款后,他再没向家里要一分钱,实现了“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还要把学业完成好。”的誓言。

  网上盛传“黄洋为病重母亲放弃到北大而学医”,黄洋的大姑妈黄资蓉并不同意。“当时北大老师告诉他,要上北大可能有点悬,才没有填报他最爱的北大经济系,而是改成了复旦大学。”黄资蓉说,“后来成绩出来后,知道自己其实能上北大,他还伤心了很久。”

  黄洋的大姑父杨开祥说,“他妈妈动过胆结石手术,后来发生粘连,他上大学那年,又到重庆做了肝管结石手术,长期卧床,治好妈妈是他一直的想法。”

  “他是个很好的人,为人和善”

  1985年,黄洋出生在荣县,妈妈在当地供销社工作,爸爸在简阳一家机关上班。为了小黄洋,父亲黄国强放弃了铁饭碗,来到荣县盐厂打工。一家三口虽然日子拮据,但也过得去。在黄洋上高中那年,父母双双下岗了,母亲杨国华由于身患疾病,不能劳动,全靠父亲四处打零工贴补家用。“他父亲50多岁的人,还要蹬三轮,帮人拉米拉面。”大姑妈黄资蓉说,“后来学校照顾,让黄洋父亲在学生公寓搞管理,一个月有几百工资,母亲一个月可以领1000左右的社保,但是吃药的钱都不够。91岁的奶奶又患了老年痴呆。”

  “他的学费都是企业赞助,加上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得来。他妈妈的手机也是他给买的。”黄洋的同学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得最多的词莫过于“他是个很好的人,为人和善。”

  “他成绩好,曾经在5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考进了荣县中学的火箭班。”黄洋的初中班主任,荣县中学政治教师刘应华说,“性格也很开朗、和同学关系都比较好。小学和初中都是班长,高中的时候还担任班里的团支书。”

  荣县中学2005级19班的QQ群里,一位同学这样评价黄洋:“他一直都是特别好的一个人,从来没见过他和哪个同学发生争执,平时都是说说笑笑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