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10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山西赛区选拔赛)在山西工学院成功举办。9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学院问道会堂隆重举行。教育部工程训练教指委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李双寿,大赛国家巡视员、兰州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处长赵家黎,教育部工程训练教指委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师占群,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齐海涛,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鹏,东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杨,教育部工程训练教指委委员、本次大赛总裁判长、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卫国,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朔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武魁,朔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荆斌应邀出席开幕式。山西工学院党委书记邸峰,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跃焕,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怀繁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李怀繁主持。
吴跃焕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她向参加本次大赛的领导、专家、裁判及参赛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参赛选手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敢为创新先锋,突破工程技术壁垒。希望选手们擎创新旗,做破壁者,以敏锐洞察力发掘需求,用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夯实实践根基,锤炼技术硬实力。希望选手们秉工匠心,做筑基人,以“躬行”精神直面挑战,在反复实践中磨砺技能。三是凝聚团队力量,以协作破浪前行。希望选手们聚星火光,做协作者,以沟通促共享,以协作破难题,在合作中收获成长。
李双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旨在为制造强国建设培育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大赛通过设置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等赛道,强调“理论实践结合、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理工人文融通”,让青年学子在思维碰撞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进一步提升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大赛参赛规模与覆盖面积均在各类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要充分发挥大赛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探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裁判员代表、参赛队员代表宣誓后,邸峰宣布大赛开幕。
开幕式后,各参赛队伍依次上场,严格按照比赛标准,进行调试、比赛、答辩等环节。比赛现场紧张激烈、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次大赛设置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和专项赛道共4个赛道,有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工程场景数字化、企业运营仿真、全地形协同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创意实践编程赛共9个赛项,涉及新能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全省19所本科院校,400余支参赛队伍,1200余名师生参加比赛。
交叉融合促创新,实践育人展担当。作为承办单位,学院始终立足地方产业需求,努力打造与地方产业链紧密联系的专业集群;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动产业学院建设;高度重视双创教育,搭建多层次实践平台,持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下一步,学院将以承办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发挥特色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竞赛机会,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创”,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