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交流互鉴,共促发展 ——成都体育学院成功举办学科建设高峰论坛
2023-08-04 09:42:00
成都体育学院

  为切实推动学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7月29日,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之际,在成都体育学院深度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服务区域和社会发展、系统推进十四五“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成都体育学院学科建设高峰论坛隆重举行。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研讨。此次论坛聚焦成都体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围绕学校学科发展的优势、特色,大家交流互鉴,共话学科,共促发展。论坛由学校党委书记舒为平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舒为平代表学校致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指导致以诚挚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在致辞中,舒书记介绍了成都体育学院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并指出:自“双一流”建设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双一流”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路径进行系统化深刻阐述。近年来,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思发展之路,谋利校之举,行务实之风,学科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与挑战,迫切希望与会专家为学校的发展传经送宝、把脉问诊,加速推进学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林以《坚持学科领航,构筑大体育学科发展新格局》为题,从三个方面作了学科建设工作报告。李林副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学科建设水平直接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能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2023年6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名单,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学、临床医学、新闻传播学、中医”4个学科成功入选,坚定了学校学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持续加强“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学科建设中努力“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和社会服务需求,聚焦以下方面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一是以大体育学科群建设为目标点,构建学科规划整体性布局;二是固强优势,争创一流,站稳学科发展区域性高地;三是以中医博士专业授权为突破点,力争学科建设取得突破。


  接着,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成都体育学院“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方案》,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要素、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科学研究的组织、平台建设作用的发挥、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科建设方案的实施落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对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最后,学校党委书记舒为平对学科建设高峰论坛进行了总结。舒为平书记在总结中指出:根据专家的指导,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学科建设的牵引作用。一是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努力走出一条把握“国家战略”,符合“学科规律”,体现“成体特色”,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卓尔不群”之路;二是建好工作坐标,通过加强交流,互鉴共进。按照“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现状找差距、跳出四川找标杆”的指导思想,互学互鉴,争创一流;三是突出重点环节,抓好关键核心工作。紧密围绕学科建设的关键核心要素,兼顾各方,有重点突破。

  此次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是在成都体育学院扎实推进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的关键时刻和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的特殊历史节点上的一次重要学科发展专题会议。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梳理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明晰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学校将坚持“择优、扶需、扶强、扶特”的学科建设战略,认真吸纳与会专家的建议,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根据成都体育学院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布局和学科特色,夯实学校发展的学科基础,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切实担负起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

  

  作者:李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